第371部分(第2/4 頁)
重。”
陸三太太原只是隨意與江安人課家長,並不如何將胡家放在眼裡,這也時下書香門第通病,憑你商賈家財萬貫,仍是瞧你不起。但,陸三太太聽到“致仕”二字,想著胡家太爺能用上致仕二字,可見是有官位的。只是,陸三太太也是書香門第的太太,自不能直接相問,便道,“看胡老爺的年歲,胡家太爺說不得致仕前還是我家太爺的同僚呢。”
何子衿見陸三太太打聽起胡太爺官位來,一笑道,“這我就不曉得了,胡太爺是外任官,致仕前是五品知府。回鄉後一手籌辦了我們老家的書院,我們老爺以前就是在胡老山長的書院裡唸的書,頗得他老人家指點。”
陸三太太笑,“胡太爺這辦書院的心,倒與我們太爺去府學做先生的心似的。”
“是啊,傳道、授業、解惑,這可是功德啊。”頭一回提及胡家,何子衿只是略提提,並不再多說,以免陸三太太起疑。
但,有何子衿給陸三太太打的這底,陸三太太知道了胡家也這官宦之家出身,這令陸三太太在江家遇到三姑娘時頗多了幾分客氣,並不肯再以對尋常商賈太太的態度對三姑娘。三姑娘也是個會做人的,要知道,陸家一向是女人打理家業,陸三太太不必說,自也是個精明的。再加上何子衿,三人說起過日子的話來,很是投機。這其間,三姑娘自然也認識了陸家的三位姑娘,便時不時的遇她們一些姑娘家用得著的小繡品,既精緻也不顯眼的那種,帕子啊扇子啊啥的。與陸三太太熟悉後,三姑娘家裡有兒子要娶媳婦,陸三太太家的大姑娘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彼此自然有許多共同話題,三姑娘就說了,“要我說,只要孩子好,我就願意。我家,不算什麼大戶人家,家裡人口也簡單。就是我們夫妻,下頭他們三兄弟。我們家,別的不敢說比別人家好,只一樣,我是過慣了小日子的,以後也只願兒子媳婦倆人一心一意的過日子,譬如大戶人家那些妾啊通房啊什麼的,我家再沒有的,我也不能容那個。”
陸三太太家裡是有兩個通房的,聽三姑娘這話,有些不是滋味兒,又有些羨慕,她到底不是個狹隘的性子,笑道,“那做你家媳婦可是有福了。”又打趣一句,“如胡老爺江老爺這般一心一意的,能有幾個?你啊,有福。”
三姑娘道,“我們小戶人家,可不都是這般過日子麼。”
陸三太太笑,“你家還算小戶人家,真不叫小戶人家活了。”
“哪裡就不是小戶人家了。”三姑娘笑道,“家族再大,人再多,到底還是一家子最親,一家子把日子過好了,我也就知足了。”
陸三太太深覺三姑娘是個明白人。
這樣的明白人,即便是商賈家的太太,陸三太太也願意多與之來往的。何況,胡文手裡的軍糧的生意,三姑娘與陸三太太交好,乾脆就讓陸三太太把每年田莊裡的出產,除了家裡吃用的,餘者就都賣作軍糧,豈不便宜!
如此,兩家越發親近。
不過,三姑娘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她就發現,陸老太太的孃家侄媳婦高太太也時常來陸家走動,其目的,大概是與她一致的。
☆、第411章 北昌行之九十九
第411章
高太太是陸老太太的孃家侄媳婦; 膝下二子一女; 其長子高琛,是北昌府有名的少年英才。今年秀才試,俊哥兒叫囂著必得案首呢,結果,俊哥兒只得第二; 案首卻是叫人家高公子得了。高公子年紀較陸大姑娘稍長一些,論年紀; 倒也般配。只是; 高家近年來有些沒落了,陸家家境尚可; 故而高太太時常過來; 陸老太太瞧著孃家侄孫有出息; 心裡自然喜歡,也樂得幫襯一二。
三姑娘不曉得高陸兩家有無做親之意; 但,陸三太太對高太太極外親切是真的; 就是如陸三太太過日子這般精道之人; 竟捨得在高琛生辰之際; 特意自繡紡尋了上等料子; 要親手給高琛縫製衣衫。
這些事; 三姑娘之所以知道,倒不是她特意打聽的,而是陸三太太託三姑娘幫忙尋衣料子時無意間說起的; 更甭提陸三太太提起高琛的口氣,那真是,比女婿還女婿。
三姑娘每慮至此,就忍不住洩氣,覺著自家兒子沒戲了。
三姑娘還拉著何子衿同她分析,何子衿想了想,道,“三姐姐不必急,要是陸三太太真有把握,就不是給高家公子縫衣衫了。陸大姑娘眼瞅著就及笄了,高太太倘有此心,怎不提及兩家親事?姑舅做親,正是親上加親呢。要依我說,陸三太太是有意高家公子,高太太不一定相得中陸大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