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第2/4 頁)
說一回家裡,就說起何涵來,自何涵王氏連帶陳遠何培培去了北靖關,這些日子也沒信兒。不過,沒信兒就說明,起碼還沒走呢,不然,倘陳遠何培培回老家,沒有不再來何家說一聲的理。何子衿道,“我估摸著,阿涵哥爹孃也就在北靖關住下了。”
沈氏嘆,“是啊,家裡雖有產業,可就阿涵這一個兒子,到底是要跟著兒子的。”
何老孃道,“他家裡也就是有些田地,田地託閨女家照看著就行了,還是到阿涵這裡要緊。阿涵多不容易啊,這些年都是一個人在外打拼。要是這倆人明白,就當留下幫著阿涵一些,大忙幫不上,起碼家裡事能幫著照管一二,叫阿涵一心當差奔前程就好。”
沈氏深以為然,又與何子衿道,“阿節在北靖關謀了個小旗當。”
何子衿笑道,“我還不知道呢,阿珍也不大清楚,娘你怎麼曉得的?”
“阿節託人帶信給阿冽,阿冽說的,說阿節現在手下有十個人哪。”
何子衿聽得直樂,笑道,“可算是天遂人願了,他不就是想著當兵麼。”小旗說來是軍中最低的管理層了,說管理層都有些勉強。何涵是百戶,手下管著一百號人。百戶手下是總旗,一個百戶手下有兩位總旗,一位總旗管五十人。總旗之下是小旗,一個總旗,手下是五個小旗,每個小旗管十人。姚節這個,沒有直接當兵,還當了個小旗,可見也是照顧他的。
“是啊。”沈氏也笑眯眯的,“阿節還說,在北靖關當兵帶勁兒來著。”
何老孃道,“阿節這孩子,服得了辛苦,以後定有出息。”
何子衿問,“阿節家沒有人來找過他麼?”
沈氏嘆口氣,“不知是不是他信上沒寫到哪兒當兵,不然家裡知道了,怎麼著也要打發可靠家僕過來尋一尋的。”
何老孃不似沈氏委婉,道,“這有了後孃就有後爹,要是阿節有親孃,你看有沒有人來找!就是王氏(何涵母)那樣的刁鑽人,要不是為著找阿涵,她哪輩子離過碧水縣啊,以前連咱們老家的州府都沒去過,那回硬是跟著阿涵他爹跑去了帝都,這又找來北昌府,這就是親孃。親孃為著自己的孩子,刀山火海,都去得的。”
沈氏道,“看母親說的,阿節或者就因生母早逝,才這般上進呢。”
何老孃點頭,“越是這樣的孩子,越有出息。”
說一回家常瑣事,何子衿打算著,母親好容易來一回沙河縣,就想著帶母親去榷場走一走,何老孃也是要一道去的。於是,就祖母孫三人,一併定下了去榷場的行程。
何恭不去,何恭雖是送老母親過來閨女這裡,但正經差使也記在心上呢,何恭主要是關心沙河縣的教育,很是歡喜的同沈氏道,“這也不是我自誇,女婿把縣學辦的真不錯。”
沈氏問,“今天又去看了?”
“不是又去,昨兒沒看完,明天還去呢。”何恭自來是個學詩書的,平日裡也很注意教育,道,“縣學的屋舍雖不是新的,該修的也都修了,屋裡刷的大白,就顯得亮堂。以前縣學裡才十幾個人,如今都四個班了。”
沈氏笑,“阿念這孩子,倒是塌得下心來,”把阿念想留任的事同丈夫說了,“咱們都想一處去了。我聽巡撫太太說,巡撫大人私下都說阿念官兒做得用心,今年考評必是上等的。咱們子衿說,阿念也想繼續留任,不急著升官兒,說一任三年時間有些短,治理縣城也看不出大成績來,要再留一任。”
何恭點點頭,“這也好。沙河縣這才剛開個頭兒,要是現在離了沙河縣,未免可惜。”
“這些我不懂,只要咱們一家子都在一處,我就覺著歡喜。”說著,沈氏不禁感慨,“你說,孩子在身邊,能有多少年呢。從阿冽一科舉,我就盼著日子能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孩子不科考,以後沒出息。科考成了,又要天南海北的外任為官,想一想,就捨不得。”
“兒女就是小鳥,長大了都要離巢的。”何恭溫聲道,“給兒女娶嫁相宜之人,像咱們一樣,夫唱婦隨,夫妻恩愛,白頭到老。他們小夫妻日子過得好,就是遠些,也放得下心。看咱們閨女如今,我瞧著阿曦阿曄就高興,倆孩子真招人疼。阿曦還一直勸我吃青菜來著,多貼心哪。”
沈氏忍不住笑,“子衿嫌阿曦總是吃肉不吃菜,都會讓她多吃些菜。阿曦不愛吃菜,才勸你多吃的。”
何恭不想還有這等緣故,笑道,“真是個鬼靈精,像子衿小時候。”
“阿曦這孩子,特有意思。過年的時候,興哥兒不是回家跟咱們一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