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下面鋪著青石磚,比上山的路還要平整,青石磚上帶著好似入骨多年的血跡,一看頗為驚心,洪靖解釋道:“因緋珠山上的緋珠只用於朝廷供奉,這些年便一直在山莊裡製作紅墨,讓諸位見笑了。”
本來山莊,就是讓人愉悅休憩的,只是最後還是因距離太近,忍不住拿來做了工房。
雖然看著嚇人,但緋珠本就此顏色,劉喜玉點了點頭,也沒說別的話。
洪靖悄悄打量了陳郄一眼,發現對方神色無異,這才放下心來,要說小公爺好不容易看上個姑娘,要是因自己招待不好,帶累小公爺了,他可過意不去。
再想到昨日自己兒子帶回去的東西,又覺得不愧是小公爺看中的女子,就算出身不怎麼樣,但出手卻是難得的大方。
陳家之事他也有所耳聞,實在是沒想到小公爺喜歡的是這一口,要傳出去也不知道要跌破天下多少人的下巴。
想到這洪靖嘴角就忍不住一笑,再看跟著自己的小兒子,心裡也盤算開來。
當下律法,諸子不分嫡庶都能均分家業,但這也只是在長輩突然過世來不及留下遺言的情況下,大多時候看的也還是長輩自己的喜好。
洪家的家業傳了這麼多年還沒有敗,就是從來都沒有均分家業過,選中了一個人,便將全數家業交予,只留下一二安置其他,雖其中免不得爭鬥,但也還僥倖洪家門楣不倒。
他娶妻高門,雖是庶出,但從小養在嫡母膝下,深得無親女的嫡母喜愛,教養眼界手段等都不差,他也並無旁的心思添置小妾庶出,唯有兩個兒子,就算幼子還小也開始想兩子的出路了。
長子如今已十二,自幼聰慧,性格開朗又能言善辯,早跟著自己出門見客,等著日後接管家業,而幼子看著就要軟一些,又靜一些。
俗話說三歲看老,洪靖行走江湖十多年,見過無數人,知過無數事,一眼就看出了小兒子比不過大兒來。
既已存了心,想把家業交給大兒子,洪靖心裡也有決斷,要趁著二小子還小,讓著走別的路,有著別的前程,免得最後與大哥相爭,壞了一家子的情分,鬧出個兄弟鬩牆來讓人笑話,更怕陷洪家於危境之中。
只是可惜商戶子不得科舉,媳婦又忍不小兒過繼,不然走仕途這一路,兩兄弟也好互相扶持,如今見小兒得小公爺喜歡,倒是又有了一條路來。
想到兩子的前程都有了方向,洪靖心中久壓著的石頭鬆了鬆,帶著陳郄一行走向著山莊深處,一路解說就更為賣力起來。
而跟著洪靖的洪亮,早已經牽著了陳郄的手,露出一股親近。
劉喜玉在一旁看著了,也沒露出異樣來,只是看了洪靖一眼,很有些默許的意思。
後來陳郄總愛笑話洪亮,他爹怎麼給他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害她每次一想起他的名字就想著大嗓門,還害得這小子自己給自己改名了一回,也虧得沒鬧著回洪家改族譜。
等進了後院,迎面而來的,也依然是一個極大的花園,緋珠山上紅火一片,而山莊裡卻是奼紫嫣紅一片,讓人眼前一亮。
陳郄牽著手裡的洪亮,眼睛裡看的不是這些花花草草,而是大把大把的銀子。
不愧是幾百年累積下來的大商人,手筆就是這般大。
內院裡洪靖的太太也在門口相迎,雖是生下四個孩子的婦人,可保養得當,跟二十三四歲也沒甚差別,看起來比陳九姑還要年輕。
洪靖的打算,洪太太是盡數知道的。
雖然她的出身也不差,當初挑選夫婿看重的是人品,也不覺得自己小兒子靠著外家就不行了,但想著洪家與朝陽觀的交情,還有那個慫恿著先帝修仙,卻又沒讓厭惡神鬼之說的當今說過半句好與不好的老公爺,又覺得夫君的提議其實也不差。
特別是這一回,在從來不出京的劉喜玉見了皇帝后決定出京,京城裡許多人家都在懷疑這其中是否有皇命在身。
劉喜玉將前往西南,打著身邊陳郄去做翡翠買賣的旗號,其實就是沒有隱瞞的去向的意思。
洪家做的生意極大,顯現於面的也不過十分之一,訊息往來也就頻繁及多,如此西南內亂的事情得到的訊息比京城裡的人都還要早一些。
此時劉喜玉前往西南,洪太太就忍不住懷疑是否是皇帝決定於西南的蠻夷再幹一場,徹底把人收服了。
洪太太孃家長樂侯府已經兩代沒有掌兵,只一個唯生有公主的太妃又如何夠,少不得也要想著子孫萬代的前程與榮耀。
要是陛下當真想要對西南動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