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有人,有功夫,旁邊山裡頭又全是寶貝。況且咱都是南方一路過來的,這一路上哪裡能安歇,哪裡能過夜,都是熟的。再說還有爹孃在金陵,到了南方還能求他們幫襯下。你說,這麼好的條件上哪兒找去?”
小婉繼續道:“若是虧了,也不會虧十二兩銀子呀。你們運過去的東西,難不成啥都賣不出去?不能吧!總是能賺著點的,若是還虧呢,阿順你也別擔心,咱們就是砸鍋賣鐵的也要把村裡兄弟的工錢補上!”
“我這也不是貪錢,你們想,咱們村也就免五年的賦,五年後呢?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娃了吧?養娃娃本就不容易,萬一再遇上個大旱天,可不得了。有這生意,手裡有錢,到那兒都不慌啊。”
小婉一番話說得兩人心服口服,薛遙翹著大拇指誇她是巾幗,陶順聽媳婦兒都這樣說了,自己一點意見都沒了,爽快同意了。
薛遙見定下來了,便去找彭大磊,過不了幾天,彭大磊就召集村裡人開會了。
☆、第24章
這天,村口的銅鑼又響了起來。
原來是彭大磊敲的鑼,他這個村長上任以來,可謂是盡心盡力,說起他,村裡人沒一個不翹大拇指的。這不,這兩天正張羅著給村裡打兩口井呢。
就有人說了,用那曲水江裡的水不行?還要打井?
彭大磊說:“那曲水江的水平時用來澆地洗衣服啥的都行,可是這要入口的水還是乾淨點的好。誰知道那曲水江上游有啥呢,是不?再說了,到了冬天這江水是要全部凍上的,到時候還費力氣鑿冰?所以我想這次啊,在田裡打一口井,咱們村頭再打一口,以後用水方便啊。”
大家吵吵嚷嚷的議論著,這可是惠及後代的大好事。且不說他們家家戶戶都有好多田地在遠離曲水江的高地上,來回澆水不方便;就是以後自家孩子出生了,喝那井水也乾淨啊。
有家裡頭拮据的問一戶人家要出多少錢,也有手頭富裕的人家問能不能給自家院子裡也打口井。
彭大磊給大家夥兒算了一筆賬:“我去城裡問過那打井師傅了,說是一口井二兩銀子,兩口井四兩,咱一共二百三十九戶人家,一家十七個銅板,不貴吧?都拿得出來不?”
見人都點頭了,彭大磊就徵詢人意見了:“有不同意在咱們村打井的,現在就提出來,別到時候我來收錢了才說不交!我是不認的啊。”
大家都擺擺手說不會不會,全部同意了。
彭大磊等了一會兒,見沒人站出來,才又繼續說:“還有一件事兒,得跟大家夥兒說道說道。咱們才來這北方沒多久,又是蓋房又是種地的,大家這手裡拮据我知道。我問你們,你們可想給家裡多攬點錢,多掙份家業?”
立刻就有人說了:“這當然願意啊!這糧食還沒下來的時候,我天天吃媳婦兒的嫁妝!吃的我在家都不敢大聲說話!現在糧食是下來了,可手裡沒錢心裡慌的很。若是有掙錢的路子,我第一個要去!”
其他人紛紛附和,都伸長了脖子等彭大磊說話。
彭大磊說了:“是這樣的,現在我這兒有個現成的路子。這路子是薛遙和陶順想出來的。這具體咋做,我讓他倆上來給我們具體說說。”
說著就讓薛遙陶順上來,他倆也不客氣,上來就開門見山的把這生意大致上說了一遍:“……我剛剛說的大家都聽懂了不?就是把北邊的貨運南邊去賣,再把南邊的貨運回咱北邊賣。一來一回四個月,一個月給二百個銅板,這一趟一共八百個銅板。”
有人一聽,這要四個月呢!家裡婆娘咋辦?地咋辦?立刻就猶豫了。
也有人聽了,八百個銅板!一年忙活下來也沒八百個銅板呢,這走一趟,下年的嚼用都掙出來了!
陶順繼續說:“若是想掙這錢的,直接來找我說,我這兒啊,多的不要,就要三十個兄弟。在路上也沒別的,就看著點貨就是了,那些個土匪能斗的過我們?”
有人問薛遙:“你媳婦兒還懷著呢,你就捨得出去掙錢?再說了,這地裡的活兒你不管了?”
薛遙揮揮手:“咋會呢,我們準備明年七月才動身呢。你們想想,明年春天把小麥種了,大概六月份就能收了,是不?然後再種一茬紅薯啥的,咱十月份回來,正好趕上收糧!這不時間卡的正好麼!”
下面的人反應不一,有猶豫著徘徊不定的,也有躍躍欲試的。有人問:“這南北貨生意真這麼好做?一來一回就能掙著錢?”
薛遙說:“這生意到底咋樣,我也說不準,誰都沒幹過不是?這次去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