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頁)
年輕的時候在丫頭中繡活也算是出類拔萃的,嫁給你爹後就一腦袋扎進廚房了,繡花的活計做得也少了。如今拾起來想來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兒。要是能賣幾個錢,就攢起來給你兄弟娶媳婦兒。”
☆、第84章 信心
友貴家的興奮地立刻就開始找布找繡線,從箱子裡拿出一小卷兒細白布,時間長了,顏色都有點兒發黃。趙大玲幫著把一小把兒紫色的繡線捋直了,“明天我再給你找些好布料和好絲線來,這樣繡出的帕子才漂亮。”
“不用,我回頭去你李嬸子和林嬸子那兒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絹布和彩色的絲線。再找三小姐院裡的丫頭要幾個時新的花樣兒,我們老姐兒幾個一起繡,繡好了給你拿出去賣錢。有銀子大家一起賺嘛!”友貴家的開始展望美好未來,動力十足。
趙大玲也挺高興,既為友貴家的找到事兒做,又能透過這種方式將銀子交到友貴家的手裡,還能幫助她重回幾個老姐妹的社交圈,簡直是一舉三得。
友貴家的已經飛針走線,開始給細白布鑲邊兒。趙大玲輕輕退出正屋,踏著月色來到廚房旁邊的柴房。鐵蛋和胖虎他們幾個回家吃飯去了,只剩下大柱子還在跟著長生念《論語》。清脆的童聲從柴房內飄出來,“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大柱子唸完迷惑地問:“姐夫,剛才你講過前半句是孔子的學生說的‘雖然貧窮卻不諂媚奉承。雖然富有;卻不傲慢自大。’我覺得已經夠好了,為什麼孔子還要說不夠好呢?”
長生溫潤的聲音在月夜中顯得格外清朗,“貧窮時不諂媚,但是如果是覺得別人都看不起自己,因而故作清高,態度倨傲,這實則是一種自卑;富貴時不驕傲,如果這種謹慎謙和是建立在優越感之上的姿態,便不是真正的虛懷若谷。所以孔子說‘這樣是好,但比不上貧窮而仍能長保其樂,富有而仍能崇尚禮儀的人’”
“窮還會快樂嗎?”大柱子不解地問。
“《呂氏春秋》有一段話說得很好,‘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快樂與否只在本心,不在貧富。一個人要保持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擾。貧窮時讓你的心不卑微,仍能感受與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和意義,富貴時讓你的心不膨脹,修身養德,才能擁有高尚的情操。”
趙大玲聽著長生清越如月下清泉的聲音,一顆浮躁的心也平靜下來。她不禁想到自己,那麼忌諱穿別人的衣物,自己覺得是‘不受嗟來之食’的清高,但往深裡想,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無法坦然面對的自卑,自傲的根源往往就是自卑,只是透過極端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麼看,友貴家的將自卑表達得坦坦蕩蕩,倒是透出一種率真的可愛。
趙大玲甩甩頭,不再想這個問題,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像長生那樣通透豁達。他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所以才能跳出自己的悲喜,真正能做到內心坦蕩。而自己是俗人一個,每日在意的不過是一家人是否吃得飽穿得暖,再往上追求追求,就是爭取自由,不再仰人鼻息,任人魚肉。“貧而樂,富而好禮”這樣的境界只能是高山仰止了。
趙大玲推開柴門,屋裡的長生和大柱子一起抬頭看向門口,見是她,臉上都掛起微笑,讓趙大玲覺得分外溫暖,也不禁笑容滿面。
“姐!”大柱子蹦蹦跳跳地過來,拉著趙大玲的手,“我跟跟姐夫讀書呢。《三字經》和《千字文》我都學完了,姐夫在教我《論語》。”
趙大玲胡嚕他毛茸茸的小腦袋,“那你可要跟你姐夫好好學,不但要把句子都背下來,更要多動腦筋,領悟做人的道理。”
“嗯!”大柱子重重地點點頭。
趙大玲拍拍他,“你先回去吧,我跟你姐夫有話說。”
大柱子乖巧地收拾了書本,向長生道別後出了柴房。長生含笑看著趙大玲,“本來我還想著一會兒講完這一章節,就送柱子回去,也正好去找你,沒想到你這麼早就回來了。”
趙大玲走過去坐在長生身邊,將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愜意地眯起眼睛,“跟御史府一家女眷吃飯,無聊死了,還得挨個兒應酬著,我都沒有吃飽。”
長生拿出一個面卷子遞給她,“剛才大柱子拿來的。”
趙大玲接過來咬了一口,鬆鬆軟軟的,帶著面香和淡淡的甜味兒,比那一桌精緻的菜餚更覺可口。她把咬了一口的卷子遞到長生嘴邊,長生笑著低頭在她的牙印上咬了一小口。一個面卷子一人一口地吃完,趙大玲滿足地抹抹嘴,跟心愛的人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