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這一次縣城受災情況嚴重,許多地方都絕了戶,村子被毀,村民死絕。可桃源村和周圍的幾個村子,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村子,損失也是最少的。
雖然莊稼沒了,但人員傷亡很少,最牛的就是桃源村,傷員是有,但死亡的人數一個都沒有,甚至還沒有流民能成功進入村中搶走糧食,這是讓欽差好奇的地方。
所以聽下面的人說了這縣城的損失之後,他就對這幾個村子頗感意外,找了一天專門來這一帶暗訪。因為有目標,所以他們先來的就是桃源村附近。在走訪了好幾個村子後,發現別的村子雖然比起那些損失慘重的村子要好了許多,但也有人員傷亡,其中最慘的是周村,死了二、三十口人。
唯一沒有出現死亡人數的是桃源村,而它周圍的村子損失不大起源也是來自於桃源村的先見之明。學桃源村的村子都這樣,那麼做為起源的桃源村損失又如何。
欽差來到桃源村外,看著圍牆高高築起的桃源村,再看看一個人手執武器的村民,那股彪悍的氣勢哪怕欽差遠遠看著也都能感受到。
不怪縣城留下的官員說這桃源村的人民風彪悍,村民個個厲害,不管大人小孩男人還是女人,每個人都是打架的能手,哪怕是普通的官員去到他們村子作威作福裡都討不了好。
全村的人聚焦起來,沒有上千以上的官兵,根本無法鎮壓桃源村的人。欽差本想靠近,可是看到外面的流民,他又遲疑了,暫時還是不要靠近吧!看桃源村的人一個個守在村口,手中武器也並沒有放下,謹慎的防備著外面的人,據打聽來而的訊息,桃源村除了他們自己的村民,別的人一概不準進入。
當然周家人的進入流民們沒提,因為聽說是桃源村某家人的親戚,自然不算外人進去也正常。
☆、第63章
不過讓欽差意外的是桃源村的人居然還會隔幾天煮幾鍋粥施給流民中的老人和小孩,這裡的流民能安置下來,除了桃源村的彪悍武力外,再有就是這幾天一次的施粥,讓他們不得不聽桃源村人的話,老老實實的待在外面,不然就連粥了沒有。
成人還可堅持,老人和小孩就沒辦法了,沒有了粥也不知道能不能渡過這乾旱,所以桃源村算是捏住了流民們的命脈。
欽差雖沒進入桃源村,但他想要的訊息也得了,於是欽差離開。不過桃源村的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印象,後來水家兄弟走進官場,還與這位欽差結下了一份善緣。
大旱對桃源村除了當年的莊稼一無所獲之外,別的損失都不曾有。流民們在九月份時大欽差的安排下,願意回家鄉的回去了,不願意離開的也被安排在了附近沒有人煙的村子當中,還給這些流民們分了田地。有了田地,流民們更不願意離開了。
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安家,漸漸的縣城又開始恢復了生氣。
桃源村的大門終於開啟了,和周圍的村子恢復了來往。
蜜桃娘和大伯母也在丈夫的陪同下回孃家一看,發現雖然孃家有損失,但也還在他們承範圍之內,除了人瘦得跟皮包骨一樣,起碼沒有人員傷亡。大伯母和蜜桃娘留下半年的口糧,這才和丈夫回婆家。
有了這半年的口糧,他們完全可以支撐到明年新糧下來,今年全國各地災區都免了稅兩年的稅,明年也不用交稅,皇帝也想讓百姓可以休養生息,畢竟這一次的災害太過嚴重,南北雙方共受災,朝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很多地方還有流民鬧事,被各地的官兵們鎮壓。
朝庭除了賑災之外,還在解決這些亂民,一時間皇帝都快忙成了狗,為了安撫民眾,只好免稅兩年。要不是考慮到現在朝庭實在缺錢,皇帝本想免稅三年的,可惜啊~~
兩年就兩年吧,今年加上明年,也勉強能讓百姓恢復一點生息。
不過今年上半年本來就交了一次稅,說是免兩年,其實也就一年半,蜜桃對這個兩年的數字表示了鄙視。
說真的,古人太會玩文字遊戲了,不過是半年的稅非要說成是一年,愣是讓百姓多交一次的稅,偏偏大家聽到這個免稅兩年還挺高興,沒有一個人覺得這聖旨有問題,把一年半說成是兩年。
也許這就是古代百姓們的單純吧,他們覺得能免去今年的就很不錯了,沒想到明年也免了。下半年本來大家的莊稼就沒了,要是再交稅的話,百姓就不得不賣兒賣女換錢交稅了。每一次災後賣兒女的人就特別的多,他們也不求賺多少錢,只求讓自己的兒女活下來有口飯吃。
周地主一家搬回周村了,他們家的地和房子還在,當然他們也用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