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如果誰人識好姑娘,一定要記的他們家有三個前途無量的小夥子啊!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跟閨女說,葉媽媽一巴掌拍過去,笑罵到“看把你能的,俺說家裡照片放不下,是為了哄人,說著玩的,送照片給你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小舅舅,大伯三叔,大姑姑二姑姑他們,是因為你哥哥他們三年沒回來,大家都十分惦念,所以俺才給他們照片。”
啊?原來是這樣,過了一會兒,葉小六又回過神來,媽媽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想哥哥,心裡惦記,這個她相信;
可是說大伯三叔他們想哥哥,騙鬼呢,平時他們幾兄妹在大伯、三叔面前可不怎麼得臉。
照片送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葉小六不心疼,因為她知道這幾位長輩,那是真惦記哥哥,可送給其他人的照片,葉小六就覺得肉痛了;
唉,可惜她是家裡的老小,在家裡面,是話語權最小的那一個,他們家葉媽媽當家,葉媽媽做的決定,無論對錯,作為沒話語權的小孩,他們只能擁護,不能反對!
葉小六看了一下時間,已經12點多了;
現在葉家也有手錶看時間了,葉小六手腕戴著小巧精緻的女式手錶,家裡面還有一款男式手錶,手錶是遠在西北的哥哥們買的;
進部隊的頭一年,大哥跟二哥、小毅哥,在部隊領了津貼,三人捨不得花,就把津貼寄回家;
爸爸媽媽收到錢,嚇了一跳,等他們反應過來,才明白這是三個孩子在部隊領的津貼;
葉爸葉媽沒把錢留下來,第二天,夫妻倆又拿出一部分積蓄,給三人寄了回去,還特意寫信交代,讓他們不要惦念家裡,家裡面有吃有喝,沒有花錢的地方,叫他們以後,不要再往家裡寄錢了!
葉爸葉媽是這樣想的,他們在家裡面有雜貨鋪幫襯,家裡就不缺吃穿,不但不缺,他們在家吃的還特別好;
三孩子在部隊,吃用上面肯定趕不上家裡,這一對比,葉爸葉媽就特別心疼三個孩子,葉爸葉媽不但不願意收三孩子的津貼,夫妻倆還打算,以後定期給三個孩子寄些生活費;
自從他們家孩子開始讀書之後,葉爸葉媽就認識到,錢的重要性;
在那之前,葉家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夫妻倆覺得,能吃飽肚子,有衣服穿,心裡就滿足了;
等到孩子上學之後,他們才發現,錢的重要性,孩子的學費、書本費、本子,鉛筆、鋼筆、圓珠筆,孩子們還喜歡看報紙、買書;
特別是孩子們去縣城讀高中之後,花錢更是如流水,要不是幾個孩子幫忙想辦法,光靠他們夫妻倆,還真的供不起七個孩子讀書的費用;
現在葉家已經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主要有兩項,一是雞蛋,二是池塘裡的魚;
葉家養的雞規模不小,有二十多隻,每天收十七八隻雞蛋,大約一斤半左右,一隻雞蛋平均能賣五分錢,十八隻雞蛋能賣8毛錢!
當然了,八毛錢是總利潤,還沒算餵雞消耗得玉米麵、以及人力資源,好在玉米麵是自家收上來的,至於人力資源,那不值錢,所以八毛錢的總利潤,可以看作是純收入,一天八毛錢,葉家光靠賣雞蛋,一個月就能收入24塊。
還有池塘,這些年雨水、山泉水一直不停的往池塘裡面注入,所以山谷裡的池塘越來越大,池塘裡的魚也越來越多;
每逢趕集,葉小四、葉小五、葉小六,三兄妹就會撈魚去集市上賣,一斤左右的賣三毛、五毛,兩斤大小的賣一塊,家裡面沒有稱,賣魚全憑感覺,一條魚,一條魚的賣,鎮上就他們一個攤子賣魚,所以生意還不錯,撈多少賣多少。
每次最少能賣個三五塊,多的時候能賣七八塊,每十天有三次大集,一個月就是九次,賣魚的收入雖然不穩定,但是最差一個月也能賺上三十多塊,多的時候有六七十;
而且他們賣魚的時候,也會帶一些其他的東西去賣,時令蔬菜,醃菜,醬菜,秋季還賣新鮮水果,家裡的存款越來越多,因此葉爸葉媽才有底氣跟孩子說,以後要給他們寄生活費。
夫妻倆每個月20或30的,給葉大、葉二、徐毅三人寄零花錢,結果寄過去的錢,三個哥哥一分錢都沒動,用那筆錢給葉爸葉媽買了一對手錶。
收到兒子寄來的手錶,葉爸葉媽是驚大於喜,他們寄錢給孩子,是為了讓孩子生活寬裕一些,沒想到孩子把他們寄過去的錢,買了兩個手錶;
關於兩個手錶,葉爸葉媽無論如何也不肯戴,葉爸爸說不習慣,葉媽媽說比較直白,這手錶是個金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