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改變。
但皇上顯然也沒把重點放在這上面,只提點了兩句,繼續焦頭爛額地忙著其他迫在眉睫的國事,一直到前幾日江儲江槓精逮著宋仁德的機會,跑到皇上面前告了一狀,痛心疾首地陳述,國家未來在於青少年啊,要抓緊教育啊皇上,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陛下您看宋仁德他們幾個如此,便足以窺見庶吉士平常是怎麼一副學習態度,又怎麼稱得上是養相才。
皇上才一拍腦瓜子,終於決定整頓庶吉士們的學習風氣。
因而,今日教習沒講詩文,倒將前幾天他們做的遼東的時議拎出來講了一通。
路上,俞珉悠悠道,“據說此仗打不起來,謝兄既為今科狀元郎,對此不知有何高見?”
簡娣本以為綠茶如謝朗,定會宛如學霸一般,笑而不語,絲毫不透露半分,再掰扯兩句無關緊要地話打個太極。
卻沒想到,謝朗翩翩走在他們身側,竟沒推拒俞珉的問,而是反問了一句。
“俞兄和盧兄可曾記得宋仁德他們幾人不願做王府長史的事?”
俞珉:“你是說豫王府?”
宋仁德他們幾人不願做的便是豫王府的長史。
“你也該知曉,在太子未出世前,皇上一直無子,但東宮不可一日不立。”
簡娣內心一個激靈:閉嘴,你不要說了。
東宮這兩字一出,簡娣頓時歇了聽謝朗說話的心思。
關乎到大統之爭,熟悉各路影視書籍的簡娣,敏銳地覺得這事少聽為妙。
但盧仲夏卻對此十分在意,微斂眉頭,凝神聽謝朗說話。
“當年,皇上曾想過繼王世子為太子,聖上尤其偏愛豫王世子,只是豫王世子身體羸弱,性格怯弱,難當大任,與豫王世子交好的英王世子便在此中脫穎而出,因此也長居京中,在當年看來,英王世子便是鐵板釘釘下一任的儲君。”
謝朗謝朗侃侃而談,“但在兩年後,皇后誕下一子,英王世子一時便陷入尷尬境地。”
“而吳老將軍。”謝朗微笑道,“正是當年的老英王一手提拔。”
說到此處,他卻未再繼續說下去。
簡娣:“前不久諸位同僚請教謝兄,不見謝兄答話,怎麼現下,卻又見謝兄開口了?”
謝朗輕輕搖頭,“事關朝政,自然不能在人前明說。”
簡娣想了一想,假如她猜得對的話,這事確實不能在人前明說。
為求準確,簡娣在心中問了問盧仲夏,對於朝中局勢,盧仲夏瞭解得比她深刻。
“盧小哥,你說,這仗為什麼打不起來?”
“倘若依謝兄所言,這仗確實打不起來。”盧仲夏苦笑,“太子性格頑劣,朝中英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