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1/4 頁)
徒辰陽打定了主意,便去坤寧宮與皇后討論。皇后也為了養在坤寧宮中的巧姐兒憂心,巧姐兒不知是否是知道了什麼,對她開始冷漠了起來,望向她的眼神也讓人暗暗驚心,她本想把孩子送回毓慶宮,但又挑不出個適合撫養巧姐兒的人選。
太子妃雖然嘴上不說,但對巧姐兒是頗為有怨的,平時望向巧姐兒的眼神冷漠的讓她心寒,石貴嬪自不用講,心性太差,怕是不會好好照顧巧姐兒,石良娣雖是她的親侄女,心性本是極好的,但偏生當年著實受了王熙鳳不少氣,只怕也不合適。
這王熙鸞怎麼說也是王熙鳳的堂妹,想來倒是個合適的養母人選。
母子兩人商定之後,皇后下旨特許王熙鸞進宮參加今年的中秋家宴。
☆、小王貴嬪 (捉蟲)
王熙鸞年過十九; 在這年代可以說是老姑娘了。這些年來,因為總總因素; 這婚事一拖再拖; 到後來她也不好出門了,整日躲在家中不肯出門; 此次皇后特許她參加中秋家宴; 可說是承認了她皇家媳的身份。
王家女本就有些莫名的謎之自信,王夫人是如此; 王熙鳳是如此,王熙鸞亦是如此。只是現實生活磨去了王夫人的菱角; 而王熙鳳毀在自己的罪孽之下; 而此時的王熙鸞還不知現實的殘酷。
王熙鸞志得意滿的精心打扮; 這頭上戴的,頸上掛的都有些略略逾了矩。畢竟她雖為慎郡王庶長子之未婚妻,但慎郡王有嫡子在; 斷是輪不到一個庶子繼位,既使繼位; 這爵位遞減,王熙鸞也用不得郡王妃級的五尾金鳳。
但這王家人一向高傲,自認自己是京城中第一等的人家; 壓根沒把規矩放在心中,不但用了五尾金鳳,連衣著上也頗有出格之佩飾。
見著王熙鸞的打扮,皇后不禁微微皺眉; 這王家女畢竟是王家女,行事上和王熙鳳一個模樣,這般不懂事的女子,怎麼當得起太子貴嬪?
再瞧了瞧王熙鸞的容貌,更是忍不住暗暗嘆息了,怎麼同為王家姐妹,這容貌竟是天差地遠了。她雖不喜歡王熙鳳,但不得不說這王熙鳳的容貌生的真真是好,這些年雖是有些年華不再,但當年容貌頂盛之時,可說是陽兒屋裡的第一人,怨不得太子妃這些年來始終不如王熙鳳得寵。
但這王熙鸞卻完全不似其堂姐,容貌只有中等之姿,怕是連陽兒房裡的小宮人都不如了。
雖是覺得這王熙鸞頗配不上自個兒子,但皇后還是違心地將王熙鸞讚了又贊,還特意將自個桌上的一道酒釀鴨子賞給了王熙鸞。
因為是中秋『家』宴,這坐位也是按著親疏遠近排的,聖上身旁自是皇后,德妃則在聖上的另一側,略退了一席之地,服伺著聖上,至於生育大皇子、二皇子的淑妃與生育了雙胞胎皇子的順妃則又退了一席之地了。
幾位皇子都帶著正妃出席,則按著年齡坐在下面,皇太子雖貴為太子,但因為排行三,位次比大皇子與二皇子還要靠後,這神色便有著幾分不喜,迎向大皇子與二皇子得意洋洋的目光便有些陰沈可怕。
至於慎郡王等幾位皇叔自是坐在更外圍了,本來這王熙鸞算是慎郡王家的庶長媳,應該坐到這這外圍之處的,但皇后喜愛這王熙鸞,憐她被誤了婚期,特意讓她坐在左側,正好是極靠近皇太子的位置。
看著這位子安排,慎郡王便覺得有些不妙,但又想著這王家二姑娘也不是什麼天姿國色,應該入不了皇太子的眼吧。況且這王家二姑娘的婚事可是太上皇指的,當年二哥又應了保他一家平安,應該不會搶了他的兒媳婦吧!?
不過他心裡也隱隱有種不詳之感,畢竟這王家二姑娘雖然長相與品性不咋的,但她有個好老子啊,若聖上動了要用王子騰的心思,只怕不會讓王二姑娘入他家的門。
無論怎的都不是他這麼一個無權無勢的慎郡王能夠選擇的,只希望這王二姑娘是個有節操的,不要做些失了婦德之事。
雖說是中秋家宴,但這御膳房裡做的吃食可真沒什麼好,端到案前時大多已經冷了,好些葷菜上都浮了一層油,莫說吃了,看著都讓人覺得噁心,那怕是像史湘雲這般對吃食不講究之人都覺得有些倒胃口,只挑了一點子素菜用了。
徒昭心疼壞了,連忙私下遞了好些肉乾來給史湘雲壂壂肚子,歉然道:「暫且忍忍,回去後我讓廚上給你做些好吃的。」
史湘雲搖搖頭,來這之前那個人不是先吃了點東西壂肚子,她來之前便用了好些點心,肚子也不甚餓,只不過就是見著這些本該是極美味的美食被糟蹋了有些可惜罷了,而且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