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頁)
場把銀錢還了,眾人也只能罷了。
到是皇后孃家那兒著實難看,好些商戶哭訴說被皇后孃家勒索金銀,石家又說那些是商戶主動獻銀,這不便就僵持不下了,眼見這事越鬧越難看,皇后都險些要上金殿請罪了。
最後還是順天府伊暗示皇后孃家還銀,這才勉強了了這事,不過這園子建了一半,石家手裡也沒剩下多少銀子,為了還這些商戶之銀,石家不得不變賣大半家產,此事之後,石家也是真的精窮了。
這宮妃孃家索要銀錢一事雖然了結,但亦深深傷到雍政帝的顏面,皇后貴為國母,處罰不得;淑妃底下也有二位皇子,不能因為理國公之事而傷到兩位皇子,雍政帝只好將皇后孃家與理國府狠狠責罰一頓。朝堂之上好多石家之人無故被去了職,再也不復以往石半朝的風光。
雍政帝一股子氣全往那挑事的賈家發作了。雍政帝將朝堂之上彈劾薛寶釵的摺子盡數斥回,但令大理寺嚴加審查賈家弄權之事,務必要把這事給查個清楚明白。
在大理寺中那個不是人精,聖上用了一個『嚴』字,大夥便知這賈家絕計討不了好了。
大理寺也不用細查,這賈家一捉便是一堆小辨子,從賈母到王夫人,甚至蘇怡,這賈家婦人素有弄權之習。這一般人家那有那麼倒楣連線三代都娶到如此敗家婦人,想來這是賈家習俗,讓自家媳婦出面官說,出了事便以不知情為由,再休了媳婦便是。
想著那口口聲聲說要休了王夫人的賈政,大理寺官員自以為真相了。
這賈家弄權之罪,再加上先前毀損御賜之物之罪,還有之前賈家欠銀一事,數罪併發,賈家男人頓時都被監禁了起來,女眷也被關在獄神廟中。
賈家自發跡以來,著實做了不少『好事』,賈母弄權之事,畢竟事關久遠,大部份都難以追查;但近年來這王夫人管家之時也插手了好些人命官司,如薛蟠當年的殺人官司之事便是其中之一。
當眾人得知這薛蟠之案是王夫人故意讓賈雨村如此判案,為的是握住自個親侄兒的一條小命,等娶了薛家女進門後,便尋機弄死薛蟠,好強佔那薛家百萬家財後,都不由得對王夫人暗暗恐懼。一個女人是能有多狠心,才能如此下狠手害死自家庶妹唯一的兒子呢。
薛寶釵當年屈辱入宮之事也算沈冤得雪,可憐她們孤兒寡母被人算計了,這皇后又是個不明是非的,竟胡亂下旨,著實委屈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為了補償薛寶釵,聖上當場下旨封薛寶釵為德貴妃,併發還薛家皇商之職。
這貴妃之位位同正二品,有封號的妃子又比沒封號的妃子要高上半級,如此算一算,這薛寶釵只比皇貴妃略差一點,幾乎等同副後了,更別提這封號用的是女子四德之中最重要的『德』之一字。薛寶釵不過是一介商女,得一妃位已是太過,那配得那幾乎等同副後的德貴妃。
當下便有好些老臣想阻止,但雍政帝近來對皇后及淑妃大失所望,越發覺得薛寶釵當年受了大委屈,更是恨不得儘量補償著她。
皇后與淑妃那肯甘心,原本薛寶釵雖然升的極快,但升到妃位也算到底了,德妃和淑妃一般等級,淑妃本還可安慰一下自己膝下有二個親生的成年皇子,薛寶釵不過就一個,而且還是養的不是親的,這可是薛寶釵永遠比不上她的。
這下薛寶釵一瞬間爬到只比副後略差上一點的貴妃之位,以後她見著薛寶釵時,還得跟她行禮問安,這下子淑妃那肯甘心,連忙讓孃家人運作一番,想把薛寶釵給拉下來。但理國公因為藉著宮妃省親一事,和商戶索財一事被掀了出來,那敢在這時攪風弄雨,當下便縮了起來。
而皇后雖然亦為了薛寶釵競身太快之事而不悅,也同時讓孃家人出手,但石家這時也同處於風雨之下,因商戶獻銀被說成跟商戶索要銀錢,這家中子弟貶的貶,被去職的去職,朝中影響力己經大不如前了。
況且薛寶釵這事,說穿了全是皇后當年為保徒辰陽名聲,故意拉了薛寶釵出來轉移流言,眼下都被人掀了出來,石家也不好說話了。
憑心而論,當年這薛家女確實是冤枉的很,只不過薛家當初不過是一介商戶,又得罪了徒辰陽後院中的大部份女人,被人整個家破人亡也是難免,誰會想到後來這薛寶釵會成了聖上寵妃呢。
薛寶釵最後終究被封為貴妃,且不論薛寶釵在長春宮中的份例比以往更進了一步,就連史湘雲和徒昭的待遇也比以往更上了一個臺階,不過兩人都無心管這外務之事。
大理寺中稍稍送來了一個訊息,在審問著那些幫著王夫人放貸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