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予以去職,並讓大理寺審理重罰。」
雍政帝眉頭微皺,還不及說話,便聽徒昭說道:「也怨不得那些人,皇祖父多年來都是如此,那些人一時還摸不清父皇喜好也是有的,略略訓斥幾句,讓他們以後改了便是。」
二皇子嗤之以鼻,義正辭嚴道:「我大晉王朝,豈能留這些浮誇貪腐之徒。」
「懂得討好聖上,不代表他無治理之能。所謂清官,也不見得真有過人之能。」徒昭下意識的說出史湘雲所說之語。
況且他讓小夏子也回去查過了,這大部份的農人日子還是不錯的,雖說是被趕離了家園,但官員們也都給予了相對應的補償,看在銀子的份上,大部份的農人都是肯的,若換了個官員,假裝是一定繼續假,但還不知給不給銀錢呢。
「無知!」大皇子也跟著斥責起徒昭,「若是有能之人,何必讓富戶來假裝老農。」
二皇子也道:「讓人來裝農夫,只怕是心裡有鬼。」
正當大皇子和二皇子兄弟兩人聯手反駁徒昭之時,雍政帝突然大喝道:「夠了!你們幾個,毛都沒長齊呢,還論什麼政,回去把論語好生再重讀一遍,朕明日考教。」
「是!」三位皇子這才訕訕地各自回去了,回去時,大皇子和二皇子還對著徒昭冷哼一聲,顯然是頗不贊同徒昭的想法。
待三個孩子都走了之後,雍政帝才面有喜色對高允嘆道:「這小七果然是長大了。」
想到這小七是太上皇一手教養的,這份見識與他這個做父親的完全沒半點關係,神色又有幾分黯然,「我畢竟是不如父皇。老大和老二終究是不成。」
老大粗枝大葉,直到現在都沒發現老二在佩飾一事上留了一手,老二又太過陰毒,出了事便想拿底下人來替,小七倒是個好的,不過還是小了點,得再壓壓。
高允垂下頭恭維道,「昭殿下雖然養在太上皇處時多些,但都是聖上的親骨肉,自然是好的。」
「嘿,這份見識與圓融的性子我可教不出,也不知是像誰。」雍政帝雖是笑罵著,但臉上滿是滿意之色。
雖是祭天,遠離京城,但這京城中的摺子還是每日八百里加急送來,雍政帝看著桌上的請求立皇太子的摺子,眉心微皺,沈吟許久道:「回去後也是時候給他們幾個冊封了。」
小七雖然聰慧,但畢竟小了點,眼下,還是先讓徒辰陽給幾個孩子擋上一擋吧。老大與老二能發現那些是富戶所扮也算得有幾分眼力,再給二個孩子一個機會吧。
作者有話要說: 多謝 “箐蔓”;灌溉營養液 10
多謝小天使了,麼麼噠。
==============================================
入V了,希望小天使們以後能多多支援哦。
(* ̄▽ ̄)/?☆*〃‘'*…。;_;。…*'‘〃*…。;_☆
胖作者灑花賣萌中。
☆、甄家之私 (小修)
自祭天那日之後; 雍政帝三不五時便把徒昭也拎去教導一番,平常這是大皇子與二皇子獨有的待遇; 而今徒昭也得了此等待遇; 不免讓人有所聯想。
此次的祭天之行,雖說是留了三殿下──徒辰陽監國; 但所有的摺子還是直接用六百里加急送到雍政帝處; 雍政帝批完後,再六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壓根沒經過徒辰陽的手,就連最無聊的請安摺子也是如此。
而雍政帝雖說是將大皇子、二皇子與徒昭三人拘在身邊教導了; 但平日也不過是讓他們代批請安摺子罷了; 或拿些政事的摺子聽聽他們的分析; 再讓他們瞧瞧他的處理方法。
因為是祭天之行,眾人都沒有帶什麼幕僚之類的隨行,這下子可就顯出三人的真實水平了。大皇子的想法較為簡單; 做事上也較為粗暴;而二皇子雖思考的較為深入,但終究是有些不周全; 且過於嚴酷了;倒是徒昭因為曾和徒辰陽大江南北的走過,加上自家娘子的教導,思考上週密了許多不說; 而且也較為溫和。
三人經過雍政帝的教導之後,多少都有些改進,只是大皇子的思緒已成,雖懂得轉彎了; 但人與人之間的彎彎繞繞總是弄不清,這也難怪,老大做為第一個皇孫,自小便是被人捧在手心裡長大的,那懂得人心詭詐呢。
老二自小便夾在老大和徒辰陽之間,他和淑妃素來注意老大多些,皇后又關心自己所出的徒辰陽多些,便對老二有些忽略了,雖然這日常生活中沒被虧待到,但老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