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斐刪�煥�選�
前因後果是說的通的,這個猜測很可能是真的,宋知夏的心中有了判斷。
釐清了事情的大概輪廓,宋知夏在短暫輕鬆之後又泛起了新的疑惑
這件事的源頭,隱在幕後的人,到底是誰呢?
第122章 前往安州
威武不能屈。
大大的五個字如猛虎般闖進了書蘭先生的眼中,在她的心海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果然是,果然是心有不甘,果然是胸藏野心。
書蘭先生給宋力剛立了個大大的標籤,盛世大將,亂世爭雄。
如今天下剛剛承平,宋力剛一個未立過開國之功,且無家族根基無貴人幫扶的武夫,能憑著一己之力成為駐關大將,還能得賜伯爵,就算純屬運氣,這份氣運也絕非庸人可得,這樣有能力有氣運的人,若是遇上亂世,那該會有怎樣的一番造化。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書蘭先生再一次激動的顫抖起來,只是她剋制的很好,她心底的激動絕不願讓旁人看出來。
只是,宋知夏又怎是尋常的女子呢?
宋知夏的敏銳力超乎書蘭先生的所想,她感覺到了書蘭先生的激動顫抖與強裝鎮定。
師尊從父親的字上看出了什麼?宋知夏滿心的疑惑。
因為宋知夏很清楚父親與書蘭先生絕對沒有什麼交情,所以她完全沒往私情方面去想,沒有私情,那便是公心,公心雖只二字,但內含的道義卻十分寬廣,在沒有指點的情況下,宋知夏實在沒辦法猜測出來。
“師尊,父親的字如何?”宋知夏開口問道,既然猜不出來,那就直接問吧,就算書蘭先生有意隱瞞,但她說不定能從書蘭先生的對答中猜測出一二呢。
書蘭先生淡然地點點頭:“不愧是一方大將,有豪邁之氣,有不屈之骨,這五字有骨有皮,好字。”
評價這麼高!宋知夏吃了一大驚,在她看來,父親的字也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只能稱得上“工整”二字,就是這能讓書蘭先生看中的“威武不能屈”五個字,也就是因為這段時日的筆頭官司讓父親生起了心火,書寫時才帶上了不甘之氣,稱可得上好,但也好不到能得到書蘭先生這樣的評價啊。
宋知夏明顯的吃驚之色讓書蘭先生心生愉悅,果然還是個心思純淨的孩子啊,半點不懂得掩飾,若是蔡家的小姐們,她們就是再歡喜也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情緒如此外露,因為讓旁人看穿自己的情緒,本就是處世的大忌。
書蘭先生對於這個小弟子還是比較偏愛的,她年紀小小,字就有了自己的風骨,加之她性子謙和,不張揚不惹事,對師尊恭敬,對家中長輩孝敬,且她在謙和之下又有一份天真純淨,這樣的謙和與純淨,令她忍不住想要多回護她兩分,見她面露吃驚之色,書蘭先生不由得多說兩句為她解惑。
“能在分寸之間,規矩之內,騰挪跌宕,寫出心中的丘壑,這才是真功夫,能將真功夫練至極致,便能稱得上是大家了,你父親在五字之內,工整之中,暢意寫出心中不甘,自然應得一個好字。”
竟是這樣。宋知夏心中恍然,原來父親還有這樣一番不為人知的長處,她以前對父親的認識,還是淺薄了。
“父親若是知曉他的字能得師尊如此之高的評價,只怕喜得連著幾宿都得睡著笑醒呢。”宋知夏笑著說道。
書蘭先生笑而不語,她想知道的已經知道了,今後就只需暗中觀察了,如今暫且不用與宋力剛接觸,待日後宋力剛有了起事的兆頭後她再作打算。
“好了,前往安州為本門師祖賀壽的事,你可曾與父母說過了?”書蘭先生換了個話題。
“說過了,父親母親都很歡喜,讓弟子一定要親去賀壽,以盡弟子心意。”宋知夏笑著應道,那日書蘭先生與她說後,她回家便與母親說過了,母親很高興,父親休沐歸家那日她也與父親提了,父親比母親更加高興,還大方的開了府庫,讓她任意挑選珍藏以作賀禮。
書蘭先生微微點頭:“這便好,為師打算七日後起程,你可能行?”這便是問宋知夏方不方便七日後出行了,書蘭先生是為宋知夏著想,她的祖母正在重病,也許還得延後幾日。
宋知夏想也不想的應道:“弟子可行,弟子家中已經備好馬車和隨行護衛,只要師尊定好起程的日子,馬隊立即便能出發。”宋知夏之前便說過要為師尊鞍前馬後盡心服侍的話,加之她家中有馬車有護衛,她自然覺得該由自己來承擔這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