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 頁)
宋知夏規規矩矩地行了禮,跪在殿中:“臣女宋氏拜見皇后,皇后千秋萬福。”
皇后矜持地略略頷首:“是個乖巧知禮的孩子,平身吧。”
“謝皇后。”宋知夏再一拜才起身。
皇后上下打量著宋知夏的身高和身形:“長得這麼高,你可真是十一歲?”身高是足夠高了,但身形還未曾發育,真是奇怪啊。
“回皇后,臣女確是十一歲。”宋知夏回道。
皇后笑著打趣:“還未到金釵之年便長得這般高了,不知到了及茾之時,你會不會長成宮中第一高女。”
宋知夏陪著笑了笑。
皇后笑完翻起了桌上的冊子:“你是皇上特地下了恩旨召進承文院的,自然與別的求著恩典的人不同,皇上看重你,想留你在宮中居住,以便就近照拂,所以本宮打算把你指給公主作伴讀,不過若是你有交好的宗親貴女,也可與本宮說說,本宮會盡量如你所願的。”
宋知夏趕緊回話:“臣女久在封州偏僻之地,不曾與宗親貴女相識。”不提宋知夏本來就沒有交好的宗親貴女,就算有也不會說,因為皇上召她入宮是作為質子,質子怎麼可以自己選擇去處呢,那是沒有自知之明。
皇后點點頭:“既然沒有,那本宮就將你留在宮中了。按說,伴讀的年齡最好比公主大一兩歲,大一些的孩子,懂事,能規勸,又大不太多,能與公主玩到一處去,但如今宮中的公主們,不是到了待嫁的年紀,忙著學習掌府之道,便是太過年幼,尚未進承文院,與你相襯的倒是沒有。”
宋知夏趕緊跪下:“是臣女年紀不合適,與公主們不相配。”
皇后虛虛一扶:“你也太謹慎了,本宮不過是閒說一句,你快起來吧。”
宋知夏謝了恩後再次起身。
皇后又翻了翻冊子:“這樣吧,本宮把你指給楚婕妤的十四公主,十四公主今年雖然才九歲,但行事穩重,又懂事知禮,像個小大人似的,應該能與你相處和睦。”
宋知夏再次跪謝:“謝皇后恩典。”
宋知夏就這麼成了十四公主的伴讀,又或者說,伴玩。
承文院雖然是皇子公主的進學之所,但也不是沒有限制的,皇子八歲入承文院,公主十歲入承文院,在入承文院之前,皇子公主要先在宮中的講習所學完啟蒙和小初的課程,透過嚴格的考試後,才能進入承文院進學,承文院教的是通識、博聞、辯經、明義這四個階段的學問,當然了,作為外嫁的公主不必學到辯經和明義這兩個精深階段,但是通識和博聞還是必須要過的。
宋知夏雖然是被皇上特許召入承文院的,但是晚一兩年進學也不算違矩,皇后將她指給十四公主是合乎常例的,等到明年十四公主進學了,宋知夏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跟著十四公主一塊進入承文院了。
宋知夏早已學到了通識的階段,跟著十四公主到講習所重新學習小初課程,自然算是陪玩的,刻薄一點,甚至可以說是浪費光陰,因為宋知夏跟著書蘭先生學習師門傳承,每年再到明石先生身邊接受一段長時間的專門教導,這種專人專門的精英教導對於宋知夏在學問上的幫助才是巨大,再加上明石先生和明石夫人的有意幫扶、人脈貢獻和前途鋪路,宋知夏的面前幾乎是條康莊大道,而如今宋知夏入了宮,相較於之前的一片坦途,自然算是白白浪費光陰了。
對於這樣的變動,宋知夏的心情是十分鬱悶的。
第151章 受辱
楚婕妤並不是一個受寵的妃嬪,在宮中眾多妃嬪中屬於皇上並不太會記起她,但是見到她時也會與她說說話,偶爾也會去她宮中過一夜的普通妃嬪,因為楚婕妤並不是很受寵,所以十四公主的地位也只是平平中等而已。
十四公主是個沉默內斂的性子,她知道宋知夏被指給她後,她就認認真真的當起了合格的主子,走到哪裡都帶著宋知夏,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提前告知於她,儘量避免讓宋知夏因無知而受罰,但這種仔細並不是因為十四公主是個多體貼的人,而是因為宋知夏作為伴讀若是因為無知而犯了錯,她身為主子也會因管教無方而受罰,這是十四公主的謹慎。
宋知夏還不適應成為“人下人”,還在努力磨合中,但心情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抑鬱。
這一日天氣涼爽,從講習所散學後,十四公主起了散步的興致,特意繞了遠路回宮中,宋知夏跟在後頭,拎著自己和十四公主的書袋,邊走邊欣賞著一路的風光。
十四公主之所以繞遠路就是要從御花園穿徑而過,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