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明石夫人果然在主院裡,她還悠悠閒閒的拿著剪刀剪花枝,而她邊上的兒媳婦孫媳婦和孫子孫女們,就沒有她那般的輕鬆悠閒了,個個都忐忑不安的看向院子外頭。
“師祖母。”一道清脆的聲音從空中傳來,一道熟悉的身影落在了院子當中。
宋知夏身著軟甲,不便行禮,只行了一個拱手禮:“徒孫宋知夏,拜見師祖母,師祖母安康。”
明石夫人頭不抬手不停的繼續剪花枝,理都不理宋知夏。
宋知夏毫不在意師祖母的視而不見,親自去沏了一杯茶,捧到師祖母的身邊:“師祖母,您對徒孫不滿,儘可打之罵之,萬萬不要憋在心裡生悶氣。”
明石夫人扔下剪刀,走到上首主位坐下,閉目不理宋知夏。
宋知夏笑了,師祖母這是在等她親口解釋呢。
“師祖母,宋家雖然攻陷十城,呃,不,連同安州,應是十一城了,但是宋家恪守天理,沒有多造殺業,與歷朝歷代的攻城掠地相比,宋家實在不算是惡人。”
明石夫人哼了一聲:“那些破門抄家的高門大族呢?”
“改朝換代本就有血腥,他們與宋家交惡,且他們自身也有惡跡,宋家清算他們,也不算違背天理人情。”
明石夫人睜眼喝問:“他們都該死嗎?”
“並沒有死啊,最差的也只是沒入奴籍而已,且是普通奴僕,不是官奴罪奴,沒有入伎籍也沒有受宦刑,只是身在奴籍,親友舊交皆可贖買。”宋知夏認真的解釋道。
明石夫人斂了怒色:“真沒有死?真可以贖買?”
宋知夏重重點頭:“是啊,師祖母不信的話,徒孫可以帶他們來見您啊。”
雖然改朝換代中,清除異已滅門破家是歷史常事,但是宋知夏並不打算這麼做,不是為了仁善之名,而是為了降低開創新朝的難度。
這些高門大族都有子弟在朝為官,如果滅了人家滿門,那些為官的子弟必定會拼死為家人報仇,就算報不了仇,製造一些麻煩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只是將人沒入奴籍呢?
為官的子弟說不定會為了家人的安全,甚至能銷去奴籍,而做出一些令人可喜的舉動呢?
這種事又不是沒有發生過,人的選擇啊,本就是時刻變化的。
明石夫人的神情緩和了不少:“算你們宋家還有點良心。”
宋知夏笑著應道:“我們宋家可不只有這點良心,我們收了各州的魚鱗黃冊後便只是鎮守地方,既沒有讓地方交糧,也沒有催地方納捐,老百姓照樣可以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安穩日子。”
明石夫人挑眉看她:“真有這麼好?”
“是啊,光是收納了那些被清算的高門大族的私產就足夠用了,哪裡還要壓榨老百姓,我們宋家可不是貪得無厭之徒,休養生息這個道理還是懂的。”宋知夏笑應。
明石夫人橫了她一眼:“主要是你們宋家軍打的太快了,一日一城,根本就不用和官軍耗日子。”
宋知夏但笑不語,這個的確是最主要的原因。
“既然你說你們宋家是有良心的人,又為什麼要挑起這一場戰火?戰亂起,百姓苦,你不會不曉得。”明石夫人肅容相問。
宋知夏也收斂了笑容,鄭重應答:“因為我們宋家不想死,夏帝對我父親起了殺心,我們不想死,就只能起事反抗。師祖母,先前針對我父親的彈劾潮是陰謀,我父親是被陷害的,是夏帝逼著我們宋家反了。”
“我不知朝堂爭鬥,你與我說這些沒有用。”明石夫人擺擺手,站了起來,“我帶你去見你師祖,你親自與他去說。”
宋知夏大喜:“多謝師祖母。”
明石夫人親自帶著宋知夏去見明石先生,明石先生再不痛快也不可能把老妻一塊關在書房門外,只能開門讓她們進來。
明石先生一樣的閉目不理人,宋知夏只得把先前與明石夫人說過的話再說了一遍,明石先生聽完後才睜開了眼睛。
“哼。”明石先生冷冷的蹦出了一個音。
宋知夏聽了不怕,反而生喜,師祖這是願意與她說話了。
“師祖,師祖母,徒孫還有一件密事要說,在宋家起事之前,魏國公已有反意,且謀劃幾年,已建有私軍。”宋知夏又扔了一個驚雷給師祖師祖母二人。
“什麼!”明石先生和明石夫人齊齊驚道。
宋知夏把她先前在安州城外發現的私軍說了,又說了宋力剛被誣陷一事的各種可疑之處,還有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