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民眾對於戰爭的恐懼,李小嬋自己就深有體會,她理解姚士卿要求保密的原因。
辭別了姚士卿,李小嬋就找來了老劉等人,認真地翻地,而她自己也忙著給棉花育秧。
遇到有人問起,為什麼不繼續小麥和玉米的雜交育種計劃,反而另外從頭弄起了棉花,李小嬋便笑著扯謊道,有了吃的,難道不該再去研究穿的?
如此一來,倒也沒有人起疑追問的。畢竟,戰爭的苗頭,還只在少數先知先覺的官員手裡掌控著。
棉花不比小麥和玉米,只需要翻地,拉樓耕種、澆水施肥除草、收割、晾曬、收倉就完事了。
這種植棉花,首先得育苗,還得掌握時機放苗,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定苗,這些先頭工作所需的精細和繁瑣,比直接拉耬播種小麥和玉米不知難了多少倍,費多少事。
等到棉花苗種到地裡,還得擔心它們活得穩當不穩當。而等到棉花苗在地裡長穩當之後,澆水施肥、除草除蟲之類的瑣碎活自是不必說,還得打岔子,掐假花頭之類的,別提有多瑣碎了。
更何況,李小嬋現在要做的是雜交育種的計劃,還得關心不同品種的棉花怎樣才能和諧共存,在傳粉期能否成功均勻傳粉之類的。這些更是重中之重,難上加難。
而等到棉桃開始成熟、綻放之後,就得防著別下雨毀了收成,還要頂著大太陽的灼曬,忍受著棉花枝條的刮拉面板的疼痛,一遍又一遍地在棉花地裡穿梭,及時摘回成熟的棉花。
這棉花摘回之後,還得晾曬乾全部的水分,妥善地收存起來。
遇到很快就需要用的棉花,還得把棉花裡的棉籽都軋出來,十分費事。
李小嬋可以想象,試驗田加上育種房五畝地的棉花,足夠她從頭到尾都閒不住的了。
更何況,李小嬋既然從姚士卿那裡得到了這一潛在商機,怎麼可能自己不利用!
這不,李家村那十幾畝地,李小嬋全部都種上了棉花,準備大賺一筆!本來,李小嬋還打算在自己剛買的地上也種一些棉花,但是想了想,實在是沒有那個精力去管,只得放棄了。
當然,李家村的那十幾畝地,李小嬋並沒有打算也用雜交的方式種植,一來,她沒有精力回去精細地管理,二來,雜交育種成功與否還未可知,而她家本來留的棉種就不比別家的差,想來豐收還是能保證的。
旱澇交替,這話不假。
西川府經過三年的多雨氣候,從今年開始,雨量漸漸的小了起來,乾暖的氣候,似乎又要回來了。
李小嬋在這個時候種棉花,在氣候上,也是一個恰當的選擇。所以這一回,李小嬋把李家村自己家的十幾畝地全部都種上棉花,村人們除了略微的驚訝她怎麼選擇了這麼費事的東西大面積種植之外,倒也沒有多懷疑什麼。
因為要忙育種房和試驗田的事,所以,李小嬋並沒有多少精力管理李家村那十幾畝地的棉花,也不過是需要的時候回去看看,大多數的活,都掏錢交給工人們去辦了。
老劉是莊稼地裡的一把好手,在做工這一行又得了許多人的擁戴,所以,李小嬋想要找幾個可靠放心能幹的工人,也不難。
忙碌的日子,總是很快。
眼見著,棉花秧苗出來了,並且不斷地抽出新的綠葉;
眼見著,棉花秧苗種到了地裡,慢慢地活穩當了;
眼見著,棉花秧苗長大成株,即使被掰下了很多不需要的空枝杈,一樣很是高大茁壯;
眼見著,青青的棉桃兒長出來了,粉色的花朵展開了,蜂飛蝶舞,傳粉開始了;
眼見著,棉桃兒長大了,變黃了,綻開了,又變褐了,最終變黑了,縮水了,頂上,卻綻放著一朵朵潔白的棉花,煞是喜人。
眼見著,綻開的潔白的棉花,一茬一茬地被摘取,又一茬一茬地再次綻放,最終,枝頭上的雪白都好好地晾曬在了空地上鋪著的單子上,而枝頭,只剩零星的還未完全的成熟的棉套;
眼見著,棉茬都被拔掉,好好 地立在牆邊,在秋日的暖陽下,枝頭僅剩的棉桃兒開始綻放,枯萎,用盡全身的力氣,託舉出最後的潔白;
眼見著,棉柴風吹日少,變得乾枯,成了一垛柴,堆得高高的,不時出現在灶下,成了燃燒的火苗;
眼見著,晾曬好的棉花,被軋出了棉籽,之後,被打包成捆,防潮存放在庫房裡……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名落孫山
李小嬋一直忙碌的手腳,還未及停下來,就投入到了小麥的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