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頁)
有王翰林的囑咐在先,所以一干人等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沒有阻攔李小嬋。
姚懷瑾親自送了李小嬋上了馬車,又囑咐忠兒和桃兒兩個照顧好李小嬋,這才去衙門。
且說李小嬋一路到了福慧莊園,早有那幾個管事徒弟等在門口了,一臉的恭敬和欣喜。
一看見李小嬋的馬車到了,幾個管事慌忙迎上前去,行了弟子拜見老師的大禮,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
李小嬋心底忍不住感慨,看來這幾個人是真的對種地有熱誠,不然堂堂七尺男兒,怎麼會心甘情願地向自己一個小女子行拜師禮呢!
李小嬋大大方方地受了幾個管事的禮,便讓他們散了,她則先去拜訪王翰林了。
王翰林知道李小嬋要來,便提前一天來了福慧莊園,等著。
李小嬋一進院門,就見王翰林正在院子裡踱步等待,便忙笑著迎上去,行了禮,脆生生地說:“孫兒見過外祖父!”
“來啦!”王翰林一臉的慈愛,“那幾個管事的都見過你了?”
李小嬋點點頭,笑道:“他們幾個竟然一見面就行拜師大禮,嚇了我一跳!”
“那是他們應該的!”王翰林笑道,“可不是誰 都能請得動我王翰林的外孫媳婦為師傅的!”
言談之間,非常地驕傲。
李小嬋也樂呵呵地受了這誇獎,扶著王翰林在院子裡坐下了,祖孫兩人歡歡笑笑地說一些閒話。
忠兒和桃兒則先行一步去了李小嬋之前住的小院子,收拾一番。
等到收拾好了,兩人便來王翰林的院子裡,請示李小嬋午飯在哪裡吃。
“當然是在這裡吃!”李小嬋還沒說話,王翰林就自作主張地笑道:“我可是還等著你們家少夫人,給我做幾道拿手好菜呢!”
“沒問題!”李小嬋笑道,“保管外祖父您吃的滿意!”
說罷,祖孫兩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氣氛十分溫馨融洽。
午飯後,李小嬋稍微休息了一會兒,便要領著忠兒和桃兒兩個人去了溫室大棚,順便囑咐小墨去請幾位管事的過來,她要開始正是授徒了。
之所以帶著忠兒和桃兒,那是因為兩個人之前也經常跟隨李小嬋到溫室裡忙活,多多少少學了一些,到時候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可以隨時教授幾位管事。
小墨卻笑道:“幾位管事早就等在院外了,說是要請孫少夫人去看看他們選的幾塊擴建溫室的田地,還有那些磚木什麼的,要是有不合適或是不充足的,他們立刻便去修正。”
李小嬋上午的時候,也聽了王翰林說要擴充套件溫室,擴大產業的事,這會兒聽小墨說來倒也不詫異,點點頭,說:“好。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先去看看那些田地的質地,還有那些建造溫室的磚木怎麼樣吧。”
小墨便微笑著領著李小嬋和早就候在院子外的幾個管事,一一去視察所選田地和所備磚木去了。
第四十二章 迎歸
李小嬋隨幾個管事看過了所選中的幾塊田地,十分滿意,笑道:“幾位管事果然莊稼地裡的一把好手!這些田地選的都很好,有水渠縱橫,還有蓄水吃池塘,不論是乾旱或是水澇,都可以保證最基本的收成。而且,地勢都很開闊,周圍也沒有什麼東西遮日擋風的,光照、風吹都很充足!好得很!”
幾位管事的都忙謙虛地說道:“能入孫少夫人的眼,我們幾個就放心了!”
雖然李小嬋是他們的師傅,但是幾個管事的覺得,畢竟李小嬋的身份在那裡擺著,便依舊是恭敬地喊她“孫少夫人”。
“幾位管事不必過謙。”李小嬋笑道,又問:“這是咱們福慧莊園裡所有的出挑的田地了嗎?”
幾位管事的便恭敬地答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太爺說了,雖然說是要擴大產業,但是也不能急功近利,一口吃個胖子,說是凡事都得循序漸進,慢慢地來。所以我們幾個,便只尋了這幾塊良田,留給孫少夫人視察決策。”
李小嬋點點頭,說:“外祖父顧慮得很是,這溫室大棚不比平常種地,不論是專業人手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地積累。”
幾個管事的雖然聽不懂什麼“基礎設施建設”之類的話,但是也明白李小嬋說的這個循序漸進的道理,便都忙著點頭稱是。
“當然,這是原因之一。”李小嬋又解釋道,“因為溫室大棚種植,會過分挖掘田地的某一部分肥力,所以一塊地最多連續種植兩到三年同樣的作物,就必須改換作物種類,或是休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