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李小嬋,也絕對捨不得買來相送。
李小嬋忐忑了半晌,終於等到李小龍悶悶地來了一句“你喜歡就好”,然後就默默地轉身離開了。
李小嬋心底有愧疚,但更多的,是輕鬆。她擔不起李小龍的深情,因為不喜歡,不能勉強自己嫁給他,償了他的夙願。
李小嬋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屋裡,將簪子放進床後暗格裡的小匣子中,和衣倒在床上,一邊休息,一邊想著怎麼把買簪子的錢再給李小龍給還回去。
午飯之前,李名遠喜氣洋洋地趕了回來,一進屋便叫囂自己累死了,渴死了,慌得文嫻急急忙地把早先就晾好的白開水,給他端了上去。
李名遠也顧不得文人的禮數風度了,咕嘟咕嘟地灌了好幾大口水,這才激動地說:“知府大人見到我寫的《麥收十條》,讚不絕口,還說將來要在整個西川府推廣呢!”
文嫻聽了急忙忙地附和誇讚了李名遠幾句。
李小嬋聞言只是笑,並不答話。
李名遠見狀,才驀地想起,《麥收十條》雖然是由他執筆寫成的,但內容都是李小嬋想出來的,頓時有些赧然,便不再誇耀自己的功績,轉而說起姚士卿的其他安排:“知府大人說了,定會全力支援我的工作,所以特地派了兩位公子來協助我!”
“兩位公子?”李小嬋詫異,在這個等級分明的社會里,讓代表上層人士的姚家二公子,來協助李名遠這等底層百姓,姚士卿還真是與眾不同。
“對!”李名遠又忍不住自得起來,活靈活現地學著姚士卿當時說話的神態,努力做出一副威嚴中不乏溫和的樣子,拖著長音說:“懷禮和懷瑾自小錦衣玉食,不知道民間百姓疾苦,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們跟著李先生好好學習學習。農業乃國家之根本,一點都不瞭解,怎麼能行呢?今後的日子,就拜託李先生,好好教導他們。”
李小嬋被李名遠的樣子逗得直樂。
文嫻卻是歡喜地說:“相公,這麼說來,大公子今後就要經常出入咱們家了?!”
“那是自然!”李名遠也甚是歡快地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合該咱們小嬋跟大公子有緣!”
“就是就是!”文嫻喜笑顏開地又補上一句,“說不定,這回的差事是大公子主動請纓的呢!”
李名遠也做著同樣美妙的設想,和文嫻兩人想起今後自家的女兒能嫁進姚知府家,做大少夫人,都樂開了花兒,不管事主李小嬋就在面前站著,兀自去設想跟姚士卿成了親家之後的美妙生活去了。
李小嬋見李名遠和文嫻說得熱鬧開心,似乎她馬上就要嫁給姚懷禮一般,知道警告無用,便也懶得再管,轉身去了自己屋裡,眼不見、耳不聽為淨。
當天下午,暑熱漸消之後,姚懷禮和姚懷瑾兩兄弟就到了李家村。
李名遠一早就得到了訊息,自然是早早地等在村子口,才一看見人影,就遠遠地迎了上去。
“學生見過兩位公子。”李名遠諂媚地一笑,拱手道,“兩位公子舟車勞頓,不如先去舍下休息一下,不知意下如何?”
因現在自己得了官職,李名遠便不再自稱草民,腆著臉自稱學生,自以為在秀才姚懷瑾面前十分妥當,卻不管別人只是十幾歲的少年,而他已經是三十幾歲的中年人。
姚懷禮最不耐煩這些繁文縟節,打從見到李名遠的第一面起就不喜歡他,就說這回,要不是姚懷瑾非要攛掇著他一起來,家裡又有母親劉氏逼迫他藉此機會建功立業求表現,他才不想來來應付李名遠這等麻煩的文人呢!
儘管李名遠是李小嬋的爹!
姚懷禮實在是想不明白,這樣酸腐軟弱無能的李名遠,怎麼會養出李小嬋那樣爽快朗利聰慧的女兒。
第四十二章 避嫌
更新時間2014…6…14 20:05:43 字數:2122
姚懷瑾深知自己兄長的脾性,為免徒生不快,等李名遠話一落音,他就上前一步,還了一禮,在李名遠受禮的誠惶誠恐中溫言道:“如此,就叨擾李先生了。”
一旁的姚懷禮瞪了姚懷瑾一眼,想要拒絕,卻最終沒有開口。
上回能夠救李小嬋一家於危難之中,還藉機狠狠懲治了王大富,多虧了姚懷瑾仗義相助,出謀劃策,鼎力相助,姚懷禮承他這個人情。
而且,姚懷禮想,反正自己只是被迫陪同來的,一切旁觀就是了,少說少做,等到麥子收完,他就自由了。
李名遠得了姚懷瑾的話,非常地開心,立刻領了兩位貴公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