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鰱沒兩天就吃乾淨了,山上的野菜也越來越難找,村裡食堂的飯依舊不能夠果腹,而離秋收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呢。
吃不飽的日子是難熬的,但工分照樣是要掙的,林舟家裡出了最小的四順以外,其餘每個人都要去生產隊幹活,還在上學的林舟也不例外。
當然對林舟來說,小學的知識的確是太過簡單了,他在課上的時間更多被用來練字了,總比閒著要好,再說等到他放學以後就沒時間去摸紙筆了。
就在大家勒緊褲腰帶盼秋收的時候,去縣城開會的林平帶回來的訊息差點讓村民炸了鍋,一直沒被安排過知青的大雲村今年將要迎來首批知青!
以前大雲村雖然沒有過知青,但這不代表他們不知道,五幾年知識青年去建設北大荒這事兒可是在全國都傳遍了,去年玉和縣裡也有好幾個村子的被安排了知青。
大家都以為領導不會把知青放在山溝裡的大雲村,畢竟大雲村雖然不是縣裡最窮的村子,但絕對是最偏僻的村子,離縣城遠不說,這一道道的山路更是難走,玉和縣那麼多的村子比這兒條件好的多了比比皆是,所以大傢伙根本就沒想到縣裡會把一部分知青安排在這兒。
這要是往年,大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意見,村裡人雖然吃不好,但背靠著大山吃的飽還是綽綽有餘的,養幾個知青根本就不算什麼,再說他們也得幹活,不是吃白飯的,大家能瞧個稀罕不是。
但今年可就不一樣了,村民自己都吃不飽了,哪還能指望他們接受別人去食堂吃原本就不多的糧食,要知道知青雖然也是要勞動、要掙工分,但他們拿工分換來的糧食也是村裡,秋收以前村裡就這麼一點糧食,多一個人吃就少一個人的糧食,這種情況下村民對知青的到來自然是不滿的很。
不說旁人,就是生產隊的大隊長林平心裡也不舒服,比起常年不去縣城的村民,林平心裡有更多的考量,去年開始就有將近一百個知青被安排到玉和縣的一些村子裡,林平當時還心生羨慕,畢竟人家是城裡來的,但就這一點便足以讓渴望當城裡人的林平想要接收他們,但誰讓大雲村的條件不好呢,領導不發話他就是再眼饞也沒用。
不過,林平的眼饞勁兒很快就過去了,幾乎所有接收知青的村子都不大不小的鬧出過事端,城裡的少爺小姐拈輕怕重不說他們還不服管,之前的香餑餑就變成了如今的人人厭,但偏偏今年玉和縣收到的知青居然是去年的三倍,還有不少是從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來的。
林平現在打心眼裡不希望有知青到他們村裡來了,但事與願違,他們村裡這次居然被分到了十個知青,一個北京的、一個湖南的、兩個浙江的、兩個河南的、剩下四個人都是山東本省的人,想來是因為不願意離家太遠,所以託關係留在了本省。
但林平就是再不樂意也不敢拒絕,如今形勢越來越嚴重了,紅衛兵的破四舊運動愈演愈烈,縣城裡好多路名、店名、公園名都已經被改了,但凡是他們認為與封、資、修等‘四舊’沾邊的老店招牌都砸了,更嚴重的是,紅衛兵還對幾家所謂的‘牛鬼蛇神’進行了抄家。
儘管林平祖上三代都是貧農,根正苗紅的不得了,但在這樣的形勢下,也不敢再冒頭,不就是幾個知青嘛,沒什麼比安安穩穩過日子更重要的了。
村民雖然都不怎麼高興,但也只能接受,沒出過幾次遠門的村民對上面的領導都敬畏的很,對上頭的決定自然也不敢提反對意見。
沒幾天,林平就接到通知讓他去縣城接人,既然要接人就不能再騎他的腳踏車了,村裡的用來運糧的馬車連帶趕馬的張大爺都被徵用過來了,除此之外,林平還帶了林舟過去,美名其曰,同齡人才好交流,讓從遠方過來的知青儘快融入到大雲村這個集體當中來。
不過這是對外的說法,大家誰不知道,要論同齡,林海可比林舟合適多了,但大隊長選的是人家自己家的孩子,又不是他們的孩子,村裡人才不會上趕著管這事兒呢。
林舟自個兒也挺好奇的,所以在去村頭坐馬車的路上,林舟就直接問道:“爹,你為啥帶著俺去縣城接知青啊,大哥、二哥也能去啊!”
林平回頭看了看,見四處都沒人,恨鐵不成鋼的道:“他們去有啥用,又不和你一樣要升學考試了,你記著待會兒跟知青搞好關係,這城裡頭來的知青不是高中生就是初中生,你要是學業上有什麼問題也能問他們。”
“這樣啊,俺有問題直接問老師就行了,不然問爹也成啊,哪還用得著問知青啊!”林舟不在意的說道,指不定他們還沒我會的多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