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的情況了。
其他人則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安置下來。
半夜,烏敏回來了。
他穿戴整齊後,從石堆後走了出來。
接過阿意遞過來的熱水,烏敏喝了兩口,喘勻了氣後,說道:“這個部落規模更大,我感覺有上千人還多。而且,他們不但種了食物,還養了牛羊,感覺水平很接近咱們龍族了。”
烏蒂鮮開口問道:“他們人看上去怎麼樣?有沒有特別古怪的地方?”
烏敏搖搖頭道:“都很正常,男女也很均衡,我看了半天都沒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咱們要不要直接去接觸一下?”
其實,這個部落並沒有攔住阿烏等人的去路。若是想要保險點,他們完全可以繞過河谷裡的這個部落。
然而聽說了他們不但有種植業,還飼養了牲畜,這就勾起了烏蒂鮮的一點興趣。
一般這樣發展比較完善的部落裡,肯定有些比較獨特的好東西,而且即便沒什麼特殊的東西,大巫總還是有的。
出發時,不論是九絲還是古枝,都曾對她說過,要儘量多地與沿途的大巫接觸,說不定會有些令人驚喜的收穫。
基於公私兩方面的原因,烏蒂鮮最後拍板,要去接觸下這個河谷區的部落。
不過,既然是正常的部落,大家就可以按照正常的套路來做了。
於是,第二天上午,河谷區的米凹族村落外,出現了一隊陌生人。
讓烏蒂鮮等人略感放鬆的是,米凹族人對他們的出現更多是感到新奇,並無太強的敵意。
當天他們就見到了米凹族的族長——竹巴。雖然雙方語言不通,可整個會面卻讓阿烏等人心情愉快。
竹巴族長是一個厚嘴唇棕面板的中年男子,他神色友善,舉止坦然,再加上阿靜不斷釋放的善意,讓語言不通的雙方都感覺非常愉快。
就這樣,烏蒂鮮一行人暫時在米凹族住了下來。
第二天,童童克服了語言關後,竹巴與阿烏等人就愉快地交談起來。
原來,米凹族在這片河谷區已經居住了幾百年。而村外山坡上種的是一種類似高粱的甜味植物,那就是米凹族的主要食物。至於三十來頭牛羊,則是族中幼童的主要奶水來源。
這些都是米凹族祖輩就傳下來的財富,因為從不曾經歷戰爭與大災難,米凹族人養成了與世無爭、平和樂觀的性子。
當竹巴聽完阿烏對龍族的介紹後,忍不住連連驚歎。
“龍族實在是讓人敬佩的部族,經歷了那麼多磨難,還能頑強地發展壯大,真是厲害!”竹巴誠懇地稱讚道。
阿烏自然也把米凹族好好誇了一番,倒讓詞彙量剛剛過關的童童翻譯官忙出一頭大汗……
竹巴聽了這一大篇的讚美,笑得眼睛眯眯地把甜高粱的種子贈送了一大袋給阿烏。
“這些種子最好在每年五月播種,播種前要把種子曬一曬,剔除壞掉的,這樣長出來的甜高粱更好……”竹巴送了種子,還把附帶的種植方法詳細講了一遍。
收了米凹族的禮物,龍族這邊也不小氣,當下就把口糧中的土果分了十個出來送給了竹巴。
順帶著,微微也把土果的種植方法說給了竹巴聽。
竹巴聽完,高興地說道:“這實在是太好了,我們的甜高粱每年種一次就要換一塊地方。有了土果之後,就可以輪流種植,不用白白空著土地了。”
中午,烏蒂鮮吃著米凹族的高粱飯,腦子裡就冒出個主意。
吃過飯後,她找米凹族人用肉乾換了兩袋高粱。然後就找了個地方,壘了土灶,開始忙乎起來。
先請木迪等人把高粱磨成粉,再加入土蘇粉和清水開始攪拌。
攪拌成糊糊狀後,就放入鍋中開始熬煮。
忙了一個下午後,攤涼了的低配版高粱怡就出鍋了。
因為第一次做,阿烏並沒弄太多出來,所以最後每個人只分了手指長一小條。花七隻一口就吃沒了……
而嘗過了彈牙潤口還帶著甜味的高粱怡後,米凹族人對阿烏等人就更加親切了。
烏蒂鮮非常少見地,手把手將製作方法免費教給了米凹族。
竹巴族長感動之餘,終於拿出了族中少見的禮物——蟲粉。
這蟲粉說起來還是米凹族大巫的獨家特產。因此阿烏等人就順利地見到了米凹族的北離大巫。
北離大巫長著一對細長的眼睛,眼尾還微微上翹,一說話就自帶一副笑模樣,讓人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