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毛還到處炫耀,有點流氓素養不高的文化公司老闆。
誰想到是個年輕人。
這時邵祥道:“我先來講吧,前幾天京大外聯部的學生來公司拉贊助,透過交流,我覺得他們年輕思想活躍,很有創造力,就想幫他們拿下體育場,這些孩子為了表達感謝,熱情地把我請到二環一家全素齋酒店吃飯,這正和我的口味,便應邀去了,卻在服務員端上湯菜的時候,發現有個碗是仿造鎏金銀羹碗,它上半部分的祥雲與花瓣本應是鏤空,做出的卻是閉死的,廚師使用的時候沒有求證過?還是知道只是懶於糾正?證人我今天也帶來了,就是在第五排坐著的女孩,她就是京大外聯部派過來跟我聯絡的那位,吃飯那天她也在。”
下一刻,菲菲受到全場所有人的注視,包括烹飪協會主席張忠德還有京大那幾位教授。
菲菲氣得想跳上去咬死邵祥,可是面對這麼多人的注視,實在是不敢啊……
菲菲低聲道:“怎麼辦袖袖?”
程袖還沒有考慮好怎麼辦,張忠德便提議道:“古代飲食餐具是否要保留其特性,這是不錯的議題,不過就算我們在這裡磨破嘴皮討論,也不會知道保留的好處和不保留的壞處,不如讓各位再場的所有廚師們上場進行實踐,讓我們去探尋經過同一鍋煲出來的湯,放在鏤空的鎏金銀羹碗和閉死的鎏金銀羹碗裡的各是什麼味道。”
第70章 做素羹(更正章名)
在張忠德發表提議後; 會議室內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邵祥是誰不重要,他確實是提出值得讓人在意話題,傳統廚具製法是否要傳承下來。
真相要靠實踐來檢驗; 張忠德的提議讓大多數人都贊同。
京大教授道:“鎏金銀羹碗裡有‘羹’字,‘羹’在字典中的解釋為五味調和的濃湯,它的特點是比一般的湯濃稠; 以肉食為主料,具有養生的功效。”
張忠德頜首表示:“這道羹湯的題目就以‘羹’為主,但是李老; 今日討論會的主題就是‘素食’,主食能不能由葷改為素?”
京大教授道:“羹的做法不僅只能用肉,用菜用面都可以; 也能用豆沙和糖做成甜食。但必須用加熱或調料等手段,達到五味調和,也就是羹湯要有酸甜苦辣鹹五味。”
張忠德道:“好; 就按照李老說的。”
有個中年人笑呵呵道:“我倒是有一個提議。”
張忠德知道這個人就是把鴨寶閣的老闆郭江; 頜首道:“郭老闆請講。”
郭江笑的和氣:“在場的人,多少都跟各位大廚都有交情,讓各位擔當評委結果可能會出現紛爭,不如我來找人怎麼樣?”
孔雀林苑餐廳老闆問道:“郭老闆; 我們又憑什麼相信你找的評委就合適?”
郭江笑道:“那要看我找得評委是誰了。”
半個小時後過去後; 幾個穿著百衲衣的和尚,領頭的那位骨瘦如柴,一臉的悲憫。
郭江笑得跟彌羅佛一樣:“這樣你們總能放心了吧?”
程袖跟大家一樣; 正盯著和尚看,卻想著:這幾位和尚,怎麼看得這麼眼熟呢?
……
不管是大廚還是職業廚師或像程袖這樣‘烹飪愛好者’,願意參加的去宴會廳烹羹,不願意參加還可以留在會議室。
程袖跟著十幾位廚師到達宴會廳,各自領取食材還有鍋具。
廚師們心裡清楚,這個討論會的實踐難度再討論中不斷上升,就不再是單純地實踐,比賽性質更濃。
更有趣的是——評委竟然是和尚!
雖然會議上沒有說清楚,只是大家身為廚師又如何不知道和尚只能吃齋飯,忌葷腥。
此葷非彼葷,乃大蒜、大蔥、洋蔥、韭菜及興渠。
此腥非是腥味的腥,而是動物的肉,動物的油以及蛋類食物。
素菜和齋飯可不是一個概念,素菜至少能用五忌之葷,辛辣的食物也能食用,齋飯是萬萬不能用的。
幾位大廚氣定神閒,題目雖然有難度,但不至於把他們難住;至少有高階廚師證的廚師,心裡面能列出幾個方案,要想創新就會有點困難;初中級的廚師若是經驗不足,面對這樣的題目非常;單純烹飪愛好者們甚至幾乎沒有什麼頭緒……除了程袖。
主題為羹,食材限制為面,要做成齋飯。
程袖此時已經開始清洗食材。
京大的教授說得沒有錯,鎏金銀羹碗是用來盛羹的器具,程袖記憶甚至它曾經擺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