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晉王追上,而這個時候……齊斐暄出生了。
齊斐暄出生後,遷都的隊伍周圍充滿異香,天邊落下彩霞,各種鳥雀齊鳴……
當然,因為先帝賜名和張芸秋換孩子的原因,卷宗上所寫的那個出生的孩子名字叫做齊佩蕪。
只不過後來齊斐暄的身世大白,回到國公府之後,這卷宗上的名字才被塗改成齊斐暄。
大概是因為先帝對齊斐暄的態度,這卷宗裡也將齊斐暄寫的神乎其神。
齊斐暄歪歪頭,看著卷宗上的內容想了半天。
難道這和楚欽仇視她有關?
齊斐暄皺緊眉頭。她指尖點到晉王兩個字上。
說起來,晉王的確也姓楚……
楚欽難道是晉王的兒子?可是原書中寫明瞭楚欽他有蠻人血統,楚欽的母親一看就是大齊人,所以他父親那邊絕對是蠻人。
齊斐暄想了想,對謝阮道:“你去把晉王的卷宗找出來。”
“晉王?”謝阮一驚隨後乖乖的去找了。
半晌他就抱著找到的記載著晉王相關的卷宗過來:“大人,這些應該都是了。”
謝阮挨個指:“這是寫著晉王生平的,這個是記載晉王家人口的,這個上面寫著的是最後查出來晉王的黨羽。”
齊斐暄都看了看,最後伸手,拿起來了那份寫著晉王家人口的卷宗。
第148章
卷宗已經蒙上了一層灰塵。謝阮叫來的人將上面的灰塵弄乾淨; 齊斐暄才將它開啟。
裡面記載著晉王家的事情。
晉王家幾口人、納了幾個妾室; 他兒子女兒的嫁娶、孫子孫女的名字年紀,都在上面。
齊斐暄細細的看下去。
上面寫,晉王王妃是某小官之女; 晉王叛亂後,那小官一家也受了牽連。
而這小官之女,則是生下了三子一女; 那三子在晉王叛亂平息後被砍頭; 女兒則是早早的外嫁江南。
禍不及出嫁女,晉王的女兒嫁的又是商戶; 故而沒受什麼連累。
至於晉王的妾室……
妾室是沒有名字的,案卷上記載的庶子庶女們倒是挺多,只不過後來幾乎都被砍了頭。
晉王的孫輩也都沒有逃過去,成了刀下鬼。
只除了一個……
齊斐暄點了點上面的字跡; 目光落到記著晉王六女的那行字上。
晉王六女是妾室所生,當然就是庶女。這個庶女性子柔弱,出嫁後丈夫早逝; 便被晉王接回王府。
後來……這庶女二嫁,案卷上卻沒寫明這庶女嫁給了誰,直說是平民人家。
這可不正常。
齊斐暄挑眉。
晉王的子女不同於他的妾室; 妾室能用寥寥“良家女”幾個字一筆帶過; 可晉王的子女……
即便是庶女,那也是晉王的孩子,庶女的歸宿雖然不會記得太清楚; 但也不會直接“平民”二字帶過去。
這個有蹊蹺。齊斐暄想了想,去看這庶女的年紀。
這庶女第二次出嫁時已經有二十五歲,那個時候距離晉王叛亂還有七年,也就是說這庶女如果還活著,應該也有四十多歲了。
齊斐暄摸摸下巴。
難道這和楚欽有關係?齊斐暄想到楚欽的母親,那個婦人滿面的愁容,被關到詔獄之後就坐在角落裡唸經。
難不成……
可是會有這麼巧的事兒嗎?
齊斐暄想了想,如果楚欽真的是晉王的後輩,那她恨齊斐暄似乎也說得過去,畢竟所有人都覺得是齊斐暄的出生讓晉王因為犯病落馬而死。
而且楚欽又和晉王同姓。
原書中楚欽不願意說出他和晉王的關係,恐怕也是因為晉王叛亂這件事傳了十幾年,大齊朝廷早就認定晉王是叛逆,楚欽怕此事被揭露後早已經一盤散沙的大齊官員擰成一股繩對抗他。
不過,晉王的後代?齊斐暄挑眉,抿唇笑了。
她居然現在才想到這裡。
怪不得原書中楚欽有那麼幾分偏激,原來是因為這個啊。
只是不知道,楚欽的母親究竟是怎麼跑到蠻人那邊去,又生下楚欽的?
楚欽的母親看著就是個弱女子,肯定不會自己孤身一人去蠻人那裡,那麼楚欽的母親究竟是怎麼到了關外?
恐怕是有什麼隱情。
齊斐暄讓阮謝將卷宗放回去,她出了鎮撫司,想要去詔獄看看楚欽究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