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候一起去吧。”
小傳臚是指前十名的考生,只要是覺得自己有希望排這麼前名次的,到那天一大早就去乾清門外聽宣,中了自然會有人傳喚去參見皇帝,要是本是中了卻沒去的,那就只能放到三甲了,就是這麼個規矩。
到了四月十八這一天,方長庚和沈霖換上朝服,到了乾清門外等候。
第106章 傳臚
乾清門是皇城內廷的正宮門; 坐落在近一人高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 周圍是雕石欄杆; 門前兩側一對銅鎏金獅子; 門兩側為八字形琉璃影壁,日出後流光溢彩; 華貴富麗。
進入乾清門; 穿過金水橋,是一片空曠足以容納萬人的廣場,盡頭是一座漢白玉高臺,養心殿正位於這座高臺之上,亦是昭武帝聽政的場所。
昭武帝規定本朝四品及以上的官員都要上早朝,但能在養心殿與皇帝“親密接觸”的只有一品和二品官; 三品官在殿外; 四品官就只能站在最外面。
雖說前十以外的考生不能入殿覲見皇上,告假不來也是允許的; 但從古至今; 除非是突發急症或是臨時有比中進士還重要的事; 沒人會在這時候睡懶覺,又或者說每個人心裡還抱著小小的鹹魚翻身的願望,所以所有的貢士都到場了,個個一身嶄新挺括的深色藍羅袍; 廣袖緣以青羅; 革帶青鞓; 飾以黑角; 手裡持槐笏與一眾官員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等候在宮門外。
此時天邊才剛泛起魚肚白,方長庚沐浴在清晨習習的涼風中,望著眼前巍峨的宮殿,心情卻和三天前殿試時完全不一樣了。以前他也清楚自己所處的是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但心中對皇帝始終難以生出敬畏感,《戰國策》中說,“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也只是看過而已,心裡並沒有什麼感觸。
可那天昭武帝只是在自己身邊站著,方長庚就明白自己想錯了。百聞不如一見,昭武帝只用眼神注視著他就能讓他渾身僵硬,動都不敢動,那些在皇帝手下做事的大臣們得是怎樣的心理素質?
沒過一會兒,卯時鐘聲響起,一名太監走出來,吊著公鴨嗓宣佈讓百官入朝覲見,貢生們依舊站在原地等通報。
此時大部分人看起來還算淡定,但方長庚知道這都是表象,如他這樣對結果並不算看得很重的人,這時也覺得一顆心不受控制地在胸腔來回撞,激烈地彷彿要從喉嚨口跳出來。
與此同時,在另一頭的大殿之上,昭武帝剛剛下令讓首輔高淵親自將前十名貢士傳喚入內。
剛剛得知鼎甲人選的眾大臣們面上沒什麼動靜,心裡都打起了小九九:這三人裡有兩人分別中了狀元和探花倒不奇怪,可榜眼的人選卻是隻知其名,未見過其人,行事十分低調……不少人忍不住偷眼去看站在前頭的兵部尚書顧尚仁,心說這位探花郎可真是真人不露相,能得到皇帝欽點,又是顧大人的女婿,這一下京城之內還有誰的風頭能盛過他?
顧尚仁裝作不知道後背那無數道打探的目光,心裡很是得意。當初他們把十二份卷子呈到皇上案前,方長庚就在第十二位,其實跟他沒什麼關係,因為他看過以後認為確實很出色——方長庚把四道題都做完了,最後一題時務策答得滴水不漏,可謂既快又好,且書法精湛,卷面十分乾淨漂亮。
每次殿試都有不少考生由於緊張過度或是年紀太大,反應能力和手速明顯不如年輕人,有錯字/題未答完/或是答完了但虎頭蛇尾……這些情況出現得很多,如此一對比,方長庚的優勢就被襯托出來了。
其他閱卷大臣也很中意這樣的卷子,只是覺得行文相比其他人青澀了一點兒,就列到了第十二名。
但令顧尚仁也沒想到的是,呈上去後皇帝竟然一眼相中方長庚,毫不猶豫地將他點為一甲第二,讓幾位參與商議的大臣十分鬱悶。
當時皇帝的原話是這樣的:這裡頭個個都是聰明人,你們非要想盡辦法把他們的文章分出個高下,這一點點差距真有那麼重要麼?
幾位大臣一口氣差點上不來:他們明明是秉公辦事,重不重要跟他們有毛線關係?到頭來還被怪罪,真是無妄之災!
皇帝不管他們心裡想什麼,自顧自說:朕殿試時見過這個方長庚,剛及弱冠,容貌相當清俊,到時御街策馬,三鼎甲就是朝廷的顏面,有這麼個年輕俊俏的榜眼,不正是彰顯大昭四海昇平,龍騰盛世麼?
大臣們面面相覷,大部分都謹慎地低下頭:皇上英明!
也在其中的戶部尚書欲言又止,原來的第二名是他的門生,這下不知要落到哪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