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頁)
什麼正統,他也是父皇的親生兒子,怎麼就不是正統了,真是荒謬!
如果當初不是他們阻攔,說不定在九弟回來之前他就成功的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了,何必被逼到邊城那種地方去,而且一去就是五年!這個榮國公說是他的仇人也不過分,今天晚上的宮宴已經說明了就是為了他們三個王爺回京而舉辦的歡迎宴會,可是這個溫瓊淵竟然敢姍姍來遲,這是在打他的臉嗎?
“王爺不必生氣。王爺久在邊城,大概是不清楚京都裡發生的事情,榮國公府的老夫人前些日子才剛過世,到現在還沒有九九八十一天呢,榮國公府的人都還在孝期內。榮國公也早早的就上奏稟明瞭要在府裡為過世的老夫人守孝,一切政務暫時都不再參加了,按理說今天的宴會也是不會參加的。”忠勇侯笑呵呵的說道。
因為自己的女兒和榮國公府的小姐走得近,忠勇侯府連帶著也和榮國公府的關係好了起來,見到安親王一開口就是刁難榮國公,他馬上就出言了。
坐在一旁的段雨筠對自己父親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那天回府之後她受了傷的事到底還是沒有瞞過她的爹孃,在逼問之下只好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爹孃聽後又是氣怒又是慶幸,氣怒的是那個鳳明珠如此囂張跋扈,當街傷人;慶幸的是榮國公府的二公子剛好經過出手相救,不然的話她說不定真的會把小命給丟了。
那天聽了她的話後爹娘還說榮國公一家都是好人,可以放心結交,還叫她要好好的和蓮兒相處呢。
安親王聽到忠勇侯的話面色一僵,隨即又道:“既然榮國公府裡有新喪,那就不應該再進宮參加宴會了,怎的宴會都開始好一會兒了,榮國公又帶著家人進宮來了呢?也不怕你府裡的晦氣傷著皇上了?”
溫瓊淵正想說話,可是坐上的鳳宸睿卻道:“皇兄就不必為難榮國公了,是本王讓人去傳話,請榮國公一家進宮參加今天晚上的宴會,這不是想著說三位皇兄離開京都已經這麼長時間了,現在好不容易回來了是吧。榮國公是咱們南越的重臣,這麼大的事他不參加的話三位皇兄或許會覺得他太過目中無人了。所以本王想了想還是讓人去請他進宮了,這樣一來,三位皇兄也不用在心裡想太多了。”
鳳景弘也道:“攝政王說得對。榮國公是臣,三位王爺雖然也是臣子,但不管怎麼說都是皇室子弟,和一般大臣總是不同的,離京這麼久才回來,諸位大臣理應為三位王爺慶賀相迎,榮國公自然也不能例外了。想來溫老夫人泉下有知也是不會怪罪榮國公的,你們說是這個道理嗎?”
“皇上英明。”地下的大臣回應道。
可是這麼一來三位王爺的臉色就不好看了,皇上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們仗著自己是皇室子弟的身份,所以逼著一位一心想為去世的母親守孝的大臣來參加他們的歡迎宴會嗎?
溫瓊淵一臉嚴肅的應道:“這是臣應該做的事,三位王爺並沒有錯。”
溫瓊淵的話更是讓三位王爺黑了臉。什麼意思,榮國公的話是說他們錯了嗎?是說他們的確是在逼他這個一心守孝的人出來參加宴會嗎?
根本就不是他們讓他來的好嗎?為什麼還要把事情推到他們身上?
三位王爺裡面就屬安親王的脾氣最為急躁火爆,聽到溫瓊淵的話差點就直接拍案而起,當著眾多人的面指著他大罵出口了,如果真是這樣,安親王能說出什麼話來大家都是可以想象得到了,這樣的話只怕是將這個罪名落實了。
所以清楚他脾氣的瑞親王忙在他壞事前和和氣氣的道:“正如忠勇侯所說,大概是本王和皇兄離開京都太久了,不清楚京都裡發生的事情,榮國公府裡有新喪,確實不應該參加宴會,這是大不孝啊,難為榮國公為了今天皇上專門為本王和皇兄辦的洗塵宴而進宮參加了,本王敬榮國公一杯,就當是賠罪了。”
高坐上的鳳宸睿聽到瑞親王的話心裡冷冷一笑,這個八皇兄是這三個王兄裡面最狡猾最陰險的人了,如果說大皇兄和三皇兄比較愚笨的話,那這個八皇兄就聰明過頭了。不過只是相比之下,和他比的話還是八皇兄蠢笨一點的,當年父皇還在世的時候就說過,諸位皇子中就屬他最聰明,如果他肯當皇帝的話定能南越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可是他早就明確說過他無意這個位置了,所以最後父皇才決定將皇位傳給皇兄,一來是因為皇兄是中宮所處的嫡子,二來皇兄的性子雖然說不上有多運籌帷幄,善於玩弄權術,但是好歹也是仁善之人,他做皇帝的話雖然不能將南越壯大,但至少也能好好的守住南越穩定發展,做好基礎,等以後的子孫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