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4/4 頁)
於滿國的舉子們來說,是改變人生的一場考試,比生死還要重要。二十年寒窗,他們怕自己學識不夠不能被錄取,但更怕的,是科舉舞敝,是師門壟斷,是統治者的不公正之舉。
武將是國之高牆,文人便是朝之基石。
武將們想要造反,扛起他們手中的銀槍長矛就行。文人們手無寸鐵,若要抗議不公,就唯有抬起孔廟中的孔聖人。
概因他是先賢,是整個天下的師尊,就算皇帝,也要拜孔聖人為師。
孔廟,十幾個各州的帶頭舉子們請到孔聖人像,立刻就要起身前。恰此時,李代瑁派重兵而來,將他們團團圍困。
李代瑁穿著一品大員官服,自洶洶燈火中邁著八字步,冷冷雙目掃過,便巡全場,沒有找到主謀季明德,倒是看到寶如站在十幾個舉子之中。
她披著銀白麵的披鳳,髮髻高高綰起,十三州舉子的帶頭人中唯一的女人。站在一眾舉子之中,一身銀白,火光洶洶之下,美的像朵白山茶花一樣,卻不卑不亢,圓圓一雙眼兒,亦回盯著他。
舉子們之所以尊她,是因為她是丞相趙放的孫女,還曾在芙蓉園的高臺上,持劍怒罵權宦王定疆,趙放因為科舉舞敝被黜,從此之後,會試便由皇族監國,平民考官與裁卷徹底退出了科舉考官之列。
以她起頭,名為趙放平反冤屈,揭科舉的黑幕,實在名正言順不過。
李代瑁目光在寶如身上停了停,一把揭過貢桌上所擺的一張張手諭。
戳著他的私章的手諭:秦州舉子一個不錄,廬州舉子一個不錄、揚州舉子一個不錄……
唯有秦州那一張是真的。可是真做假來假亦真。
季明德不知從何處得到這張手諭,調動大魏十三州的舉子,想要圍攻貢院。此事若是鬧到貢院,兩大輔政大臣帶頭作弊,排除異已,內定進士名額,這樣大的事情,會驚動朝野,動搖整個李家王朝的基石。
一張張掃過去,李代瑁嘩嘩兩把團成了球又將它們全都撕成碎屑,揚天而灑:“今科會試成績作廢,待五月重開恩科。
屆時考官與總裁卷,亦全部重新換人,考題也不由本王再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