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頁)
這不,老太妃總找不到機會,又打聽得顧氏拼死也不肯叫季明德認祖歸宗,準備給她放大招了。
而顧氏,也早準備好要接招呢。
第102章 寒顫
顧氏於牡丹之中生平最喜豆綠花瓣繁複顏色不同俗種隔壁這處宅院屬於趙放時兩府之間有角門相通她也經常過去賞花的。
眼看丫頭們叫罷門果真有人來開門,顧氏扶著老太妃一起進了隔壁院子。
一朵朵濃豔盛開的豆綠仿似碧玉簪,瑩亮剔透。顧氏賞一回贊一回再回想當年趙放未倒臺時,李少源和寶如兩個在這花叢間穿梭,她和段氏在那廊下閒聊吃茶搖頭深深嘆了一息忽而回頭,便見個滿頭白髮的老婦人跪在腳邊抽噎不止。
朱氏已病入膏肓只剩一把骨頭死死抱著顧氏的腿道:“娘娘賤婢有罪當年全是賤婢的罪,但明德是王爺的骨肉今年都二十了,是高宗皇帝的親孫懇請您點個頭讓他認祖歸宗吧。”
老太妃還是笑呵呵的,龍杖搗著,不著痕跡堵住兒媳婦的的去路,綿綿聲兒道:“少源他娘,這賤婢當年生得兩個兒子,一個已經沒了,還剩一個,終歸是老二的骨血,太后娘娘已經點了頭的,但你才是咱們府的主事夫人,兒子認回來,終究要喊你做娘。
這賤婢眼看命喪,你就點個頭,同意他進門,如何?”
顧氏再轉身,不才發現英親王妃李氏並東昏侯家夫人,還有好幾個王侯府的夫人竟然也叫老太妃請了來,幾位夫人皆圍了過來。望著顧氏,幾個夫人面上顏色也是左覷右盼,僅憑方才幾個人的言語,悄聲問著彼此,暗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十歲的外生子,皇家血脈,老太妃為了逼顧氏答應,才會請來這麼多世家夫人做後盾。
若不答應,顧氏這個王妃便要遭人恥笑,笑她善妒到連已成年的外子都不能容納。她是滿長安城有名的賢婦,最刻板端肅的老儒們,在她身上也挑不出任何差遲來,自然不會讓這種傳言流出去。
顧氏心說老太妃定然也知道季明德娶了寶如,兒子身在曹營心在漢,心裡眼裡滿滿的寶如,若非為了寶如那份信,今日都哄不到洛陽來。
老太太偏疼私心,大約是嫌王府還不夠亂,要再叫幾個進來攪局的。
她扶額暈了半晌,咬牙一笑道:“王爺竟還有個二十歲的兒子,哪可是少源的哥哥呀。有兄弟關照,於少源和少廷也是福氣,只是您也該私下跟媳婦說一聲,如此猛乍乍的,媳婦也叫您給驚著了。”
說著,顧氏忽而一軟,直挺挺倒了下去。
英王妃是個胖婦人,踩花踏枝,雷電一般撲了過去,把個顧氏抱在懷中。
顧氏見是妯娌,咧唇苦笑,悄聲問道:“你說我苦不苦?”
英王妃與丈夫是兩個吃貨,整天除了想著吃,便是玩,王府侍婢雖多,英親王只愛王妃那一身白綿綿軟乎乎的好肉,所以還沒嘗過庶子庶女們的煩惱苦楚。
再看顧氏,嫁了滿長安城最俊俏的郎君,丈夫表面正直,私底下恨不能搬入皇宮,直接和做大嫂的太后同起居,小皇帝是他的私生子,這樣的閒言大家不敢擺到明面上,私底下皆是預設的。
到如今二十歲的外子逼至門上,叫顧氏如何能不心痛?
英王妃連連點頭:“苦,你果真過的苦。”
無論如何,相逼之下,顧氏也點了頭。老太妃心中也覺得萬分對不起兒媳婦,忙命人扶著顧氏去休息了。
這廂寶如帶著兩個孩子,趁馬車至榮親王府別院,車過不停,眼見得一所別緻清雅的宅院,照壁上是潑墨青竹,門前左右兩株冠高株大的姚黃繁花如墜,有些不信,指著問銜香:“老太妃在這一處?”
銜香笑道:“恰是,老太妃就在這處院子裡等著寶如姑娘了。”
這本是趙放為相時,當年在洛陽的別院,與榮親王府隔牆而居,兩府是通家之好,如今王府還在,她家卻早倒臺了。
過照壁時,寶如還暗猜自家倒臺之後,是不是李代瑁接手了這所別院,但只待看到簷廊下站著的胡蘭茵便明白了,這院子應當是到了胡蘭茵手中。
胡蘭茵也是早就準備好的,一繞過照壁,她就在正房簷廊下站著,一件銀紅色菊花紋的立領褙子,下系正紅色百褶長裙,滿頭碧玉,唯獨氣色不太好,又敷了太多的粉,虛浮在臉上,顯得有些憔悴。
她接過寶如手中所提的食盒,笑道:“兩京雖離的近,總有些距離,明德也有七八日沒來了,今兒倒好,妹妹竟也願意從長安下降,來洛陽瞧瞧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