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他看著季南拿著盆賺錢,心裡不舒服、嫉妒,憑什麼他就光坐在那就能賺著大把大把的錢。而且他知道肯定會有人跟他一樣的想法,就想借著大家的這種心裡來擠兌季南,如果能把魚的價格再降些下來就更好了。這就是得了一種名為看不得別人好的病。
可是,現在他傻了眼了,明顯沒想到大家經反水得這麼幹脆。狼狽的被趕出這裡,回到家被自家漢子知道事情的經過,又被說了一頓,然後他家漢子匆忙的趕去鎮上買魚,怕是去晚了就買完了。畢竟這大過年的,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魚,肯定就緊俏了。等他漢子從鎮上買了一條魚回來,他又被罵了一頓,因為這在鎮上買的魚不僅沒有季南家的新鮮,而且還要貴上好多,生生多花了那麼多錢,能不生氣嘛!
這個小曲折過了,大家又平靜的排隊買魚。一直到中午的時候,幾乎全村的人都從季南這裡買好了魚,季南這才帶著剩下的魚回家。
季南手裡拿著個籮筐,裡面裝著十四條活蹦亂跳的魚,而且都是重量蠻大的。百八十條的魚,就被賣的只剩下這麼多了。季家村不算大,只有五六十戶的人家,但是有人看這魚賣的便宜,就會買上兩條,當然他們買的都不是多大的。季南家裡的魚大的有五六斤重,小的卻是隻有一兩斤,村民們普遍都會買小些的,這剩下來就都是比較大,那些五六斤重的一條都沒賣出去,不過,五六斤重的魚不多,也就五六條的樣子。
李染叫季南去吃午飯,自己去把籮筐裡的魚放進家裡的大水缸裡,這麼多的魚,一時半會兒肯定是吃不完的,放在水缸裡能養上一陣子。等季南吃好飯,李染從水缸撈出幾條魚,兩條用稻幹穿上嘴巴,讓季南駕著牛車去送給季海,還有三條魚,李染給張桂花、季阿嬤和李阿嬤他們家各送一條,雖然他們自己都買了魚。
季海家離季家村不是很遠,季南駕著牛車很快的就回來了。從季海家回來,季南歇了會兒,就拿上鋤頭,帶著小遠和張叔去墳頭上給死去的親人們上墳。這也是平陽鎮這邊的一個風俗,後輩小輩們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去給去世的親人們上墳,而且娶進門的夫郎是不能去的。這所謂的上墳,其實就給去世的親人們的墳頭拔草和堆泥,防止墳頭被草給淹沒和塌陷,還有就是要給他們送紙錢。他們三個人先去的是季南這邊的親人,然後才去的張叔的親人。
等他們去上完墳頭回來,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李染趕忙叫他們三哥人洗澡,在他們上墳這些時間,李染已經燒了兩大鍋的熱水,後他們三個人用。過年這天也是這邊的一個小習俗,意味著洗去舊年的一身塵埃和晦氣,來年的日子才會更好,而且也只有洗了澡,才能穿過年的新衣服。
等他們洗完澡,李染現在先不洗澡,他要等到晚上吃完年夜飯,才有時間洗澡。李染就開始準備今晚的年夜飯,因為這邊是年夜飯吃的越早就越好,幾乎大家都是三點左右就開始準備年夜飯。
年夜飯的食材李染早就洗淨準備好了,只等著下鍋做就行了。季南幫李染燒火,李染在鍋裡倒了油,燒熱炒香乾辣椒、姜蒜蔥,再把泡發好的幹香菇濾幹水倒進去,等香菇熟了,把早就撕碎的雞倒進去翻炒幾遍,一道乾癟香菇雞就好了,聞這非常的香。在把肉照著這方面做。
接下來又做了少不了的紅燒肉、糖醋排骨、清炒肉片、清炒白菜、紅燒獅子頭、水煮魚片以及蘿蔔排骨湯和自制的火鍋。其實所謂的自制火鍋,其實就是李染先前調製好的火鍋底湯,然後和著小白菜、切成片的蘿蔔和土豆,切薄的肉片、魚片和李染自己炸的肉丸子和魚丸子,李染自己發的綠豆芽,這樣一煮,就跟吃火鍋差不多。本來李染是想做涮菜的,只是家裡沒有適合的工具,只能這樣將就著吃。
等李染做好這些才,在裡邊鍋蒸的米飯也早就熟了。一起把才端上堂屋的飯桌上,擺好碗筷。李染在洗鍋,季南則在點蠟燭和香,飯桌的上首兩邊各點著蠟燭,然後在院子的大門、堂屋的大門、廚房的大門等的兩邊各插上三炷香。做完這些,李染已經洗好鍋了,季南去院子裡放鞭炮,等放完鞭炮,他們上桌,靜靜的等上五分鐘才能開始吃,這是為了祭拜祖先和神靈。據說在過年這夜,祖先和神靈會回來,所以要先讓他們吃。
年夜飯做的菜花樣雖然不多,但是問道非常的好且分量足,一家四口吃的心滿意足,滿嘴流油的。還把當初留下來的山葡萄酒給拿了出來喝,就連小遠這個小孩子都被准許喝了那麼一小杯。
吃完年夜飯,季南幫著李染收拾飯桌上的殘局。等收拾好了,李染才去洗澡,穿上為過年準備的新衣服。然後季南去院子裡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