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為何不用在正道上?你若要正正經經做生意,該花多少錢只管張口。可那些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我雖年幼,卻也是從不敢輕易相信的。我不是心疼這錢,而是心疼堂姑拿了這錢,回頭卻又出了差子,還不出錢是小事,若給人說閒話要怎麼分辯?到時是說你是個棒槌好,還是說我是個棒槌好?橫豎咱倆都姓寧,就為了三百兩銀子,鬧一個這樣的名聲,六堂姑覺得合算?”
寧淑珍再說不出半字。
雖麵皮紫漲,卻知寧芳說的句句屬實。甚至可以說,是掏心窩子的好話。
否則誰肯在外人面前直說,婆家孃家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最可靠?道理雖然大家心裡都明白,可若是把話說出來,頓時就要給人當成養不熟的白眼狼了。
許多道理,寧淑珍不是不明白,只是一時財迷心竅,只想著撈些錢來空手套白狼,卻沒想過萬一出事,就算損失的不是自己的錢財,可落下的名聲能好聽麼?
而且這還當著外人的面,要錢要得這麼難看,只怕回頭傳到婆婆耳朵裡,第一個就饒不了她。
如此一想,寧淑珍終於腦子清醒的怨恨起黃大奶奶來,要不是這個大姑子多嘴多舌,挑拔她來鬧事,她至於昏了頭麼?回頭婆婆必不肯責怪自己的親生女兒,那黑鍋不只好她來背?
寧芳看她瞟著黃大奶奶,面上一時後悔,一時恨意,心想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從前在家,總顧忌著親戚顏面,不願把話說得太直,沒曾想到卻鬧到外人家來了。
好在顧家規矩不錯,一聽到這些事,那些下人頓時都避得遠遠的,否則更加丟臉。
可到底都是姓寧的,她也不想鬧得太難看,於是打了個圓場,“我年幼莽撞,一時嘴快不曾想就跟堂姑拌了幾句嘴,沒得讓人笑話。好在顧家跟咱們是通家之好,池夫人又素有賢名,黃大奶奶更不是外人,還請諸位包涵則個,我們姑侄在此謝過了。”
看她深福一禮,寧淑珍也趕忙照做,低頭服了個軟。
今天的話要是傳出去,她可別想做人了。
池夫人忙說必不會外傳,黃大奶奶更加訕笑著表示,“虧我們這一把年紀,竟沒個姐兒想得周全。怪不得人人愛你!”
她說著話,還想伸手揉搓寧芳,卻給寧芳不動聲色的躲過了。
她的臉又不是麵糰,給三舅公捏捏也就罷了。跟這位又不是很熟,也想動手動腳的,真是好意思!
黃大奶奶怪沒意思的,正不知手往哪處落,顧太太笑著跟夏珍珍一起過來了。
其實她們早過來了,原本聽著這邊尷尬,顧太太要上前解圍的,可夏珍珍把她拉住了,也不吭聲,直等女兒收拾完了,才出來打招呼。
“上回六姑奶奶說我們屋裡的蟹肉包好吃,昨兒可巧有人送了簍螃蟹來,我便想著讓廚房一早做了,趕著送了去。你這出來,豈不就沒瞧見?”
寧淑珍知道,這是找藉口讓她先走呢。
確實她也呆不下去,太尷尬了,忙道,“那我可得快點回去,那蟹肉包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黃大奶奶道,“那我就託弟妹的福,也去嘗一個。”
她們姑嫂二人不管面和心不和,俱都急急告了辭,顧太太才把人往屋裡讓,正正經經開始招呼客人。
可因為鬧了這樣一出,到底心中都有些疙瘩,氣氛便算不上多好。
原說要來相看她的湯老爺,也始終沒露面。估計是被她的強橫霸道嚇到了吧?
好在寧芳無所謂,等用過午飯,回了家,夏珍珍才露出幾分怒色,“六丫頭實在是太不象話了,這事我得去找他們家說道說道!”
這樣毀人親事,壞人名聲,能忍的也不是親生爹媽了!
第247章玉環
可寧芳卻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娘,算了吧。我是怎樣的性子,再也改不了的,湯家若不喜歡,那也是沒法子的事。現在讓人家瞧清楚了,倒比嫁了之後再嫌棄我要強。再說我都當眾說了不再計較,您又去四房鬧,反倒讓人說咱們出爾反爾,小雞肚腸了。哎,怎麼說六堂姑都已經嫁出去了,好歹給她留幾分顏面吧。這事也別跟祖母說了,省得又添一場氣受。”
夏珍珍雖然不高興,奈何她是個十足的女兒奴。給寧芳勸了半天,又想著大夫說過寧四孃的身子不好,最忌勞心受氣,只得作罷,還嚴格叮囑幾個孩子,不許在寧四娘跟前說漏了嘴。
好在當時幾個男孩都不在,幾個女孩都甚是乖巧,連連保證絕不亂說話。
可等到她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