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戶人家,最看不起這種遊手好閒的敗家子,讓他去打聽徐槐家裡的事情,他都覺得髒了自己耳朵。如今要不是家中主母和小姐一意要聽,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的。
“不過徐槐後娶的那寡婦倒是厲害,竟管著徐槐正正經經過起了日子。只她去年剛生了個女兒,只生下來便體弱多病,花銷頗大,那徐槐找徐媽媽要的錢,倒是沒再去賭了,全填了女兒的藥錢。聽說徐燕找人寫狀紙時,原是找了徐槐的,只他卻到底沒有具名。聽說是那寡婦不許,不過也有可能是打算看怎麼判再告吧。”
寧芳和寧四娘對視一眼,皆覺得這徐槐應該是不會告的。
因他有了親生女兒,又有媳婦管著,心中就有了弱點。所以他的目的只是求財,並不想跟徐媽媽徹底撕破臉,但徐燕卻不一樣。
她經歷坎坷,又無兒無女,只怕心中滿腔怨恨。若不能讓她如意,這種心中沒有顧忌之人,只怕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所以寧芳想了想,問,“是不是該給徐媽媽先請個好狀師?”
既然徐燕已經找撕破臉,就算是不為了給徐媽媽爭氣,只為了她的名聲,也不能去主動去花錢求和。所以官場是一定要打,還要打贏的。
寧四娘沉吟片刻,卻搖了搖頭,“這些事你爹自會打點,咱們去請又不知深淺。再說,如今這案子既在風頭浪尖上,一般人也未必敢來。那徐燕又沒有多少錢,哪裡能請得到象樣狀師?倒不如安份守已的等著公堂問話,還顯得誠懇老實。”
這倒也是。
若寧家出手請了名狀師回來,豈不讓人更加覺得寧家仗勢欺人?
不多時,去衙門探望徐媽媽的婆子回來了。
說徐媽媽雖給暫且收押,卻沒有關進大牢,而是關在專門收押犯官家眷的地方。因最近沒什麼人犯事,那處空得很,還給她開了個單間,條件雖然簡陋,卻還算乾淨。
寧懷璧還讓人帶話回來,說是朝廷派了欽差來,這些天都要忙這兩個案子,所以只能住在衙門裡了,讓家裡不要擔心。也不必老去探望徐媽媽,他自會照應。
寧芳心中咯噔一下,此時派出欽差,莫非是朝廷已有了決議?那她們只怕就更不好插手這個案子了吧?
再看寧四娘,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得知寧芳給徐媽媽送的藥丸和炒麵,至少夠吃半個月時,這才略安了些心。
只讓夏珍珍在打點寧懷璧的鋪蓋衣物時,多包了一瓶袪風溼腿疼的藥油,象徐媽媽這樣上了年紀的人,用得著。
接下來幾日,寧府是風平浪靜,但外頭卻因這兩樁案子鬧得沸沸揚揚。
因為前一樁案子出得早,世人同情羅寶生,那個三歲被棄青年的更多。
等到徐媽媽的案子出來,反倒動靜不大了。
因為若是比慘的話,徐家一雙兒女都算得上是有家有業,就算徐燕覺得自己慘到了頂點,可世人卻不覺得她的故事有太多催人淚下的地方。
反因為她也是金陵人,從前名聲又不大好,所以沒太多人替她說好話。
只覺得徐媽媽為了小氣了些,既能在大戶人家當管事媽媽,必是個有錢的,給兒女一些又怎樣呢?
念葭出去見遠來探她的爹,汪思歸的時候,恰好聽到外頭這些傳聞,氣得差點跟人當街吵起來,好在給她爹攔住了,只回來抱怨。
“這些人也不問輕紅皂白,憑什麼就這樣要徐媽媽出錢?竟然還說什麼水總是往下流的,當孃的攢了大把銀子,不給兒女難道還要帶進棺材裡去?我呸!要是我養出那樣喪良心的東西,掐死也不給他們半文錢!”
寧芳嘆息。
事情果然跟寧懷璧預料得一樣,世人不會管是非黑白,天生的就同情弱者。
羅寶生因為爹孃不慈得人同情,但何嘗不是因為他窮到無力奉養寡婦老嫗,而兩邊父母卻皆是家大業大?
不管這案子徐媽媽有沒有理,她在寧府當差,就先輸了一半。
好在她就算輸了官司,也只是賠些錢財而已。只怕徐媽媽硬要鑽那個牛角尖,寧肯去坐牢。那就是讓親者痛,仇者快了。
這些煩心事也不是一時能操心來的,寧芳先問,“你爹近來可好?家裡都還好嗎?”
念葭這才換了話題,“都好著呢。說來真要謝謝二姐兒,多虧你幫我們出主意賣那些海貨,如今島上日子可好過多了。”
寧芳更想嘆氣了。
相伴日久,再多的馬腳也會露出來,更何況念葭這個直腸子呢?
就算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