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慣這個父王的喜怒無常,六皇子裝作不知道的笑得憨厚。
“這不是皇上給我家老八定了門好親事麼,兒臣一來道謝,二來還有一事,便是七皇侄的婚事。聽四皇兄說,那小子似有了意中人。”
哦,永泰帝挑了挑眉。
四皇子笑著說了下去,“也算不得什麼意中人,只是兒臣的一點小心思。”
“這不是過年的時候,老七那孩子孝順,想給家裡人抄抄經書,聽說宮中的寧書女自幼隨祖母禮佛,頗有造詣,便去找她請教了幾回。然後老九那孩子冷眼瞧著,覺得兩人挺談得來,便熱心跑到我這裡磨了半天。”
“說來老八老九他們還小些,如今親事都定了,只剩下老七一個也不好看。雖寧家門第低了些,不過寧大人這回主動請纓,押運糧草有功,也算是個忠義之臣。但這婚事行不行,還得父皇決定。”
永泰帝再看著四皇子,眼中有些莫名複雜。
他當真只是偶爾動了這個心思?還是想借著這樁婚事,討好他這個父皇?
之前因為西胡求和之事,指責寧芳是魅惑君王的禍水名聲還未完全散去,此時如果給寧芳賜婚,還是自己親孫子,對於永泰帝,那可是最好的洗涮汙名的方式。
皇上自然清楚,自己對寧芳那點小心思。
但對於他這樣年紀的人來說,也不是非要睡了寧芳不可。
他對寧芳,更象是對初戀的一種懷念,所以才有意無意,保持著一定距離。否則憑他九五之尊,一定要個女人,誰攔得住?
但此時四皇子提起寧芳,卻勾起永泰帝別樣的主意。
程家和寧家走得近,這並不瞞人。
尤其程嶽,幾乎算是寧芳半個老師。那小丫頭也很老實的在他面前坦陳過,這些年讀書練字,皆離不開這位三舅公的指點。
如果程家硬要仗著功勞討要爵位,那麼,能不能拿這丫頭的婚事逼他們就範?
永泰帝眯起眼睛,一派莫測高深。
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帝王,任何感情在他的心中,都比不過帝王的權力。
離了御書房,六皇子不解的問,“四哥,你瞧父皇到底是什麼主意?既不反對,也不答應。可老七的婚事定不下來,咱們兩家孩子就算定了,也沒法成婚啊!”
四皇子嘆氣,“聖意難測,咱們當叔伯的,也只能幫到這裡了。哎,等著吧,不過我估計不會太久了。起碼今年,總會有個結果的。”
二月底,在永泰帝的不斷催促之下,西征軍的將士們,主要是立了大功的程嶽和霍通,終於押解著西胡可汗,回了京城。
那一日,盛況空前。
大半個京城的百姓都丟下營生,自發跑去迎接凱旋的將士們。聽說大街小巷,擲果盈車,鮮花滿道。
幾乎每個士兵都被接到不少於三個的荷包香囊,絲帕香巾。
有那運氣好的,還收到釵環簪飾,轉手就能送給家中老孃媳婦,連見面禮都省了。
寧芳聽著宮外熱鬧,一顆心卻直飛撲回家裡。
因上次她出宮團圓,所以今日,她主動把機會讓給寧萱了。況且寧萱如今修習醫術,有她回去瞧瞧爹和三舅公,比她強些。
及至黃昏,宮門落鎖前,寧萱終於趕回來了。臉上還有未乾的淚跡,但眼中卻盈著喜意。
“妹妹不要擔心,二叔和三舅公都平安回來了。只二叔在三川口殺敵時,斷了條腿。但你別擔心,當時三舅公便讓喬太醫用了最好的傷藥,骨頭也接得很正,待養上幾月,保管半點痕跡也落不下來。”
出征打仗,難免受傷,何況她爹又是文官。能得如此結果,寧芳已經感謝上天保佑了。
“那三舅公好嗎?人怎麼樣了?”
“都好,就是瘦得厲害。聽說他們本是熬不下去的,全虧了二叔押運了那批糧草去,才一鼓作氣,奪下三川口。不過那時候,到處亂糟糟的,三舅公也不放心二叔就這麼回來,才帶著他一起去了三川口。”
“也虧得這樣,二叔這回可立下不少功勞。我回去不久,戶部尚書姜大人都派人送了不少好藥材來。有些我瞧著二叔用不上,給三舅公送了去。”
寧芳卻忽地想起件事,“你見到了三舅公?他難道沒進宮?”
寧萱道,“他藉口說要送爹爹回家,故意避開人群,繞道進的皇城。我瞧得出,家裡長輩都挺難過的。可三舅公倒想得開,還反過來勸大家豁達些,當時祖母的眼淚都掉下來了。”
那就是說,外面那些歡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