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3/4 頁)
,“邊關戰事可有什麼不妥?為何會派我父親前去?”
寧懷璧到底是文官,雖說戰事緊急時也會被徵召,但如今都沒聽說俞志國那兒有什麼戰事,怎會無緣無故徵用到他呢?
寧芳並不反對老爹報效朝廷,但總得知道原因吧?或許她在後方,還可以使點力。
謝云溪雖然行事偏激,但他每次出現,都是在幫著寧家。且為人機智善變,所以遇到這樣大事,寧芳還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謝云溪愣了一下,忽地以拳捶掌,滿臉氣憤,“怕是有人在糧草裡動手腳了!”
第392章逼戰
寧芳大吃一驚。
她是知道平素有將領會剋扣士兵軍餉,俗稱“喝兵血”,但戰事緊急,他們也敢如此?
“怎麼不敢?”謝云溪冷聲道,“裡面名堂多得很。也不一定是俞志國,從徵糧處開始,一斤裡便只給八兩,餘下便說損耗。然後層層運輸,層層剋扣。甚至於摻沙子摻穀殼,真正發到士兵手上,能有二三兩就不錯了。甚至還有盡是沙土,無法入口的!如果不是事態嚴重,我想恩師也不會親自冒險,去押運糧草。”
寧芳又急又怒,“他們,他們這些人也不怕報應!那如今可怎麼辦?”
謝云溪原地轉了個圈,面色難看,“除非是皇上下了狠心,要死戰要底。可如今朝中爭議不休,許多人見遲遲沒有決斷,自然就動起心思。”
戰爭一拖,就是個無底洞。反正用不著這些官員去打仗,他們哪管士兵死活?
到時追究起來,還可以說是自己忠心為國,怕一下子把國庫掏空才略“省儉”了些,說不定到時這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功了。
寧芳真沒想到,某些官員竟能無恥到這個地步。枉他們讀那麼多聖賢書,竟是讀到狗肚子裡了麼?
可如今她們在這裡生氣有什麼用?解決問題才要緊!
“那要怎麼才能讓皇上下定決心,一戰到底呢?”
謝云溪很無奈,悄悄跟師妹說了實話,“皇上一向忌憚程家,尤其如今那個姓俞的不肯冒頭,若一戰功成,必是要記到程大人頭上。我不瞞師妹,其實皇上已經有了求和之意。今日叫我入宮,估計是想讓我提出,選拔宮女代貴女出嫁和番之事。”
皇上到底還是拉不下這個臉,把自家閨女嫁給強盜的。哪怕是侄女外孫女也實在太打臉了,但選個宮女就不怕了呀!
前朝不也有這樣的先例麼、選個美貌宮女,收為義女,封為公主,送去和親,豈不皆大歡喜?
謝云溪其實很不贊同這個主意,貴女是人,宮女就不是人了麼?捨不得自家的孩子,就拿別人家的孩子去填坑,這說起來就很有臉麼?
況且,他比永泰帝更多的知道一個秘密。
“只要皇上能再堅持三個月,最多到年底,西胡人必定退兵!”
“為何?”
事到如今,謝云溪也不瞞她了,“走前,我悄悄給程大人出了一計。師妹知道北方人來到大梁,最吃不慣的是什麼嗎?”
什麼?
謝云溪低聲道,“海里的東西。”
“從前我們扶父親的靈柩回了閩地老家,起初我和妹妹一直腹瀉,且找不出原因。後來虧得有個鄰家嬸嬸悄悄提點,說咱們福建靠海,慣食海魚海鮮。但外地人來了,多半不能適應。而嫡母又送來好些蝦仁魚乾,姨娘聽說貴重,一口也捨不得吃,只省著給我們兄妹倆吃,這不就吃出問題來了?”
這可真是殺人不見血。
寧芳正腦補著謝家的嫡庶之爭,謝云溪卻又感恩起來,“虧得我是拿著恩師的信回去的,那嬸嬸家的兄弟正是在我們學堂教書的。他定是敬重寧家門風,恩師的人品,才讓嬸嬸來提點我們,否則我們兄妹喪命都不知為何。”
你想太多了。
敬重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還不至於讓人管這樣的閒事。估計是看不下去謝云溪嫡母的險惡,才仗義相助。
可對於謝云溪來說,把一切好事都必須歸功於寧家的習慣,他是不打算改的了。
於是寧芳只得轉回重點,“所以你便讓三舅公帶了海鹽過去?”
程嶽不可能帶一大堆蝦仁魚乾去放毒,最好的選擇,莫過於海鹽。
那天謝云溪約程嶽見面,擺在他面前的小菜,正是海帶絲和酥炸帶魚。
以程嶽的智慧,一眼就看明白了,所以出征前特意帶了幾百斤用海鮮熬出的海鹽過去。
西胡人攻入大梁,不可能攜帶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