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2/4 頁)
程嶽越是在三川口嚴防死守,他,他的壓力就越大,心裡就越害怕。
然後,一直被吹噓得有如天神下凡的俞大將軍,帶著他那幾萬兵強馬壯的人馬,居然攔不住已經打了小半年,且被海鹽弄得腹瀉不止的西胡人,跑了!
訊息傳到京師,就算是最偏頗俞志國的人,都沒法幫他說好話了。
上萬人的軍隊,被幾千人打得潰不成軍,這已經不能用無能來解釋了。
這根本就是畏戰!
而且,把西胡人放到大梁的地盤上四處亂竄,只會禍害更多的百姓,甚至威脅到京城!
據可靠情報,有部分西胡人已經徹底絕望了,正往京城而來,估計是想來拼一把,能刺殺皇上最好。
刺殺不了,在京城四處殺殺人,放放火,給永泰帝搗搗亂,也算是出一口氣了。
京城官員們再一次慌張起來,皇上也氣得在宮裡摔了幾筐瓷器,然後最終下旨,調山東都指揮使戚昭義回京,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一職。
朝野驚歎之餘,皆安心了。
寧芳不甚明白,文鴛姑姑細細講給她聽。
“若說起這戚家,當數本朝第一武將之家。因老家在山東,不僅弓馬剽悍,也擅水戰。從前朝起便出過許多厲害人物,還有自己的船隊。朝廷對外海貿那一塊,大半是他家在打理。於是他家也跟別處不同,別處軍隊皆是朝廷發餉銀養著士兵,他家士兵皆是戚家自養著的,還往朝廷交銀子。”
“皇上這也能同意?”寧芳非常驚訝,以永泰帝多疑的性子,能讓手下掌握這樣的兵權?
文鴛道,“這也是戚家得人敬重之處。戚家先人留有祖訓,對抗外敵內寇,死不足惜。但若是為了爭權奪利,戚家絕不出手。前朝末年亂成那樣,多少人勸戚家揭竿而起,自立為王,可戚家皆不為所動,否則這天下真說不好姓了誰。等本朝太祖開國,便與戚家立下約定,只要戚家依舊遵循祖訓,朝廷就讓他家世襲山東指揮使之職。只在外敵入侵,或是盜匪作亂時,才呼叫戚家。因此事是刻在鐵牌上,發給戚家的,所以戚家又被稱作戚家鐵軍。”
寧芳這才恍然。
而五軍都督府,原是執掌天下兵馬大權的衙門,除了開國太祖那位驍勇善戰的外甥任過,再只有輔佐周王上位的老英王等廖廖幾人任過,餘者空缺多年。
想來要不是怕西胡當真打進京城,鬧得太難看,皇上也捨不得拿這個職位出來賞人。
戚老將軍前來上任需要時間,預計說年後才能到。但西胡四處作亂的情報,卻是天天如雪片般往京城上報,擾得人心惶惶。
而因西胡作戰,各地的亂民流匪也漸漸猖獗,在這年關將近的時候,擾得大梁朝西北部,簡直是一塌糊塗。
許多達官貴人生怕受戰亂影響,紛紛湧入京城,投親靠友。
一時間,京城房價越發高漲,且有價無市。
虧得寧家早早修繕了房子,住進了慶平公主府。如今外頭同樣修繕一所房屋,價錢足足要貴出三倍有餘,且還得等上不知幾月。
這日眼看大清早的又開始下雪,夏珍珍親自提著一罐燉菜,給慶平公主送去。閒話中說起京城房價,公主殿下也聽得津津有味。
及至要走時,夏珍珍才裝作無意的提了句,“這道佛跳牆,乃是素齋,今兒大雪,公主吃著也暖暖身子。”
慶平公主眼睛一亮,“多謝,多謝!”
轉頭讓人拿了佛經給她,“如今天冷,讓府上太太別這麼頂風冒雪的過來講經了,這佛經上有我讀的一些心得,給太太瞧了,若有些想法,寫了命下人送來就是。”
夏珍珍笑著應了離開。
慶平公主立即阿織阿織的叫了起來,“快去提個爐子來,今兒咱們就在屋裡吃了。”
阿織抿嘴一笑,很快提了爐子過來。
待罐子燒開,香氣四溢。
不過寧家這些天送來的飲食俱是如此,也沒人覺得有什麼奇怪。
細聞聞,都是股蘿蔔白菜味。而那些模仿雞鴨魚肉做的紅紅白白的素齋,咬下去,不過是豆子麵粉而已。
但只有吃的人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
不過說來,能把豬牛羊肉做得跟素菜一樣,還想方設法掩蓋掉肉香味,也真是多虧寧家人費心思了。
因怕人知道,這些菜許多皆是寧茵寧芸姐妹親自指點,夏珍珍或寧四孃親手送來,再不經第五個人的手。
就因為感念寧家人的用心,慶平公主才會在那日,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