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吏部,向皇上報個到的。
結果他去是去了,手續也辦了。等人家按慣例客氣的問他一句,家眷如何安置,需不需要朝廷提供的廉租房,他不打自招的先哭了一場。
據目擊者說,堂堂七尺男兒,當真是雙眼通紅,淚灑衣襟。可人家問他家裡出了什麼事,他又含糊著不說,只著急的問,何時得以陛見聖上?
論理,他這樣的小官是很難有機會陛見的,但因為他是永泰帝親自點名召進京城的官員,所以吏部會按流程奏於陛下。
但朝廷做事自有規程,國家大事那麼多,皇上哪能說見就見?
所以寧懷璧必須排隊。
這個沒問題。寧懷璧問完,就走了。
沒回家,而是在吏部不遠的茶樓花了幾文錢點了壺茶坐著。等喝完了這壺茶,便跑到吏部問一遍,問完也不討人嫌,立即調頭就走,再喝一壺茶再來打聽。
若有人稍露出不耐之意,他即刻去問旁人。
總之就這麼鍥而不捨,去而復返。於是不到兩日,整個吏部上下幾乎都知道有個金陵來的寧大人,一天得往他們部裡跑七八趟。
每趟問題就一個,何時能陛見聖上?
這顯然是有急事啊!
可有什麼急事你倒是說啊,你不說誰知道呢?
人都是這麼奇怪,有時候你平鋪直敘告訴人傢什麼事,他未必會放在心上,或者聽了也就算了。可寧懷璧這明顯一副有事,又死活不說的樣子,算是把人的好奇心都給鉤上來了。
然後有好事者便跑去打聽。
便打聽得寧家似是進京路上出了點事,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了。
因為寧家如今借住進了親戚英王府,那戶人家,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無人願意招惹。
王府下人嘴巴又嚴,什麼都問不出來。
就這麼點訊息,還是費了老鼻子勁,才從寧家一個出來抓藥的下人嘴上打聽到的。
那下人倒不是貪財被收買,而是抓藥時遭了有心人搭訕。
“你買這麼多藥幹什麼?”
下人年輕,沒甚心機就憨厚著答了,“家裡主子病了。”
“那也太多了吧?不會一家子全病倒了吧?”
“可不就是全病倒了?尤其我家太太,唉,不說了。”
“嘿,兄弟,別走啊,說幾句聽聽,興許我還能幫你介紹個好大夫呢?”
“真的?”
“自然是真的。你主子生的什麼病?”
“我家主子生的是心病。哎喲,我怎麼說出來了?我家主子特意交待了的,不許跟人亂說,說了會獲罪的!”
年輕下人懊惱著,跺足捶胸的走了。
有心人在他身上打聽不到,便在藥鋪夥計那裡打聽。得知寧家抓的皆是平肝解鬱,清熱下火的藥材,心裡便有幾分明白了,定是寧家在上京路上出事了。
可那究竟是何事?
弄得小寧大人還一定要面見皇上才能說?越猜不著越想猜。
於是吏部中有那好事之人,乾脆把寧懷璧的排隊提前,讓他在進京的第五日,便把他的事報到永泰帝跟前了。
第299章交鋒
區區七品小縣令,在進京第五日就能報到皇上跟前,這在吏部歷史上,簡直算是神速。
要說永泰帝雖然惦記著他的生子大計,卻也更愛自己的江山社稷。
寧懷璧是他點名要用的人,當然記得。不僅記得,事實上,永泰帝對這個不卑不亢的青年進士的印象還很不錯。聽說他一心想見自己,便開了御口。
“那便讓他隨明日早朝,前來陛見。”
順便把他的官職當眾安排一下,再嘉獎幾句,表示下皇恩浩蕩,也正好勉勵那些青年官員努力上進。再說他還格外開恩,允了他奉母進京呢。這樣的天恩,得在眾臣面前再提一提,讓大家知道為皇上盡忠的人,也是有回報的。
要說永泰帝的算盤打得是很不錯,可不想這位寧進士,一見面就給他放了個大招。
在走完正常流程,安排下官職之後,永泰帝正客氣的問他奉母進京,是否一切安好,打算引眾臣來拍拍龍屁之際,這位寧進士卻傷心的落下了眼淚。
“小臣不敢欺瞞,自臣母進京,一直臥病在床,日漸消瘦,心中惦念孫女,寢夜難安。”
眾臣一聽,戲肉來了。
吏部那可是掌管官員升遷貶謫的敏感之地,又因成天官員來官員往的,也是訊息散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