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後面,眼淚卻吧嗒吧嗒掉了下來。
她也不知道,老人家是怎麼知道她可能活不到及笄的訊息的。
外祖母唸的是米佛,一次至少要念半個時辰,在佛前供上七七四十九天,老人家得跪多少個時辰?
況且這硨磲手串白似美玉,一看就是硨磲中的精品,且被人戴了多年的,沾染著淡淡的檀香。這樣好物尋常僧人可不會有,也不知是費了多少心思,才從哪個得道高僧處求來。
夏老太太顫著手,把玉雪晶瑩的硨磲手串給外孫女一圈圈繞上,慈愛的替她擦著眼淚道,“你這孩子,長得越來越象你娘,怎麼這嬌氣的毛病兒也一樣?快把眼淚收收,省得弟妹們瞧了笑話。”
然後老太太壓低了聲音悄悄道,“往後外祖母天天給你念米佛,攢多了就替你施捨出去攢功德。好孩子,別怕。凡事都有外祖外祖母在前頭替你擋著呢,沒什麼能傷到我們芳兒。”
寧芳哭得越發說不出話來,只緊緊抱著老太太的胳膊,把小臉埋在她懷裡。
寧懷璧瞧著沒什麼可說的,只能走到岳父岳母跟前,給他們磕了個頭。
這幾年他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妻兄夏明泰的下落,可實在是年代太過久遠,要打聽起來談何容易?
寧懷璧只能盡力跟當年妻兄出事上下流的縣官拉上關係,然後託人去找當地老人打聽舊事。可事到如今,依舊一事無成。他不是那等邀功的性子,也不願平白說了,又惹兩位老人傷心。
好在妻女哭過一場,都冷靜下來。盡力在這短短几日相聚中,在老人跟前盡孝。
只喜鵲回房給寧芳拿她慣用的脂粉重新梳洗時,卻見念葭哭得兩隻眼睛也跟小桃子似的,又紅又腫,不禁奇道,“這是誰招惹了你麼?竟哭成這樣!”
畫眉道,“你別招她,她這是觸動心事正傷心呢。哎,也是個可憐的。反不如我給賣個徹底,倒不必想那些有的沒的。”
說著話,她又從行李中取出一小盒藥膏,“把這也給二姐兒送去,老人家到底傷了神,抹一抹提神醒腦,也是好的。”
念葭還一抽一答的,聞言卻劈手把藥膏搶去,“我送吧。”
她自己抹了眼淚解釋道,“想著我家祖父祖母還不知怎樣白髮蒼蒼的在老家盼著我爹記起來,帶我們姐弟回家,我就想在別的老人身上盡點孝,說不定也能積點福報。”
畫眉嘆了口氣,到底沒攔她,“那這幾日你便跟著二姐兒吧。只別再哭了,也別說你家那些傷心事,省得老人家聽著揪心。”
這話念葭倒聽進去了,打起精神,擠出笑臉跟著寧芳去服侍夏家二老了。還不時趁空講個笑話,逗個樂子,弄得夏家二老挺喜歡她的。還要賞她衣料首飾,可念葭表示不要。
“若二老瞧我笑話講得還行,不如賞個你們身邊的老物件給我,不拘什麼,我帶著二位老壽星的東西,只怕還沾點福氣呢!”
聽她說得誠懇親切,夏家二老更喜歡了。
夏老太太一樂呵,當即就命人拿了個小剪子,絞下夏老太公身上一粒老銀釦子給她笑道,“我家老頭子打了一輩子算盤,最愛的便是這算盤珠子。後來有了錢,我便給他打了一整盒算盤珠子做釦眼,說來年紀比你們二奶奶都大。這些年拆了換,換了拆,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你既想要老物件,便送你一顆吧。”
念葭見那老釦子上還打著個黃豆大的小小夏字,十分喜歡,當晚就拿繩子打成絡子戴脖子上了。
只恨自己針線到底不佳,做不出什麼好東西,只得辛苦熬了兩夜,打了兩條最簡單的大紅萬字不斷頭,福壽延綿的汗巾子送給二老。
夏家二老沒想到這小丫頭居然肯對他們這麼用心,倒頗為感動。兩條汗巾子雖算不得什麼好物件,但感念著她的一番心意,特意繫了幾日才好好的收進箱子裡。
相聚總是短暫。
雖然寧四娘沒有半句催促,但夏家二老想著寧懷璧公務在身,耽誤不起,況且時已入冬,風大雪大,北上京城越發難走,所以只留他們住了短短三日,便催著他們離開。
只臨走前,寧家隊伍裡又多出幾個江湖上出名的鏢師。
這些自然也是夏家花重金僱的,就怕女眷孩子們上路不安全。這樣考慮周全,真是把寧家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一家人灑淚而別,寧四娘卻修書一封,命人送回寧府去。
可寧懷璧卻把信悄悄攔下,直到上了船,才把信拿到母親跟前說,“我知道母親寫了什麼,但此事該我這個做爹的出頭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