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各個大戶和各村捐的銀錢,也讓土地爺日日夜夜瞧著,豈不是好?”
這,這可實在是讓人不敢說出不好。
土地公公就在廟裡看著呢,誰敢反對?就算再心疼銀子,也只得捱了寧懷璧這刀宰。
人群后頭,有個頭髮花白的青衫長者全程瞧完此事,不覺微微點頭。只是在看到張書吏記錄各家認捐的銀子時,又微露貪婪。
第312章破綻
解決了為難已久的爭香紛爭,寧懷璧將餘下瑣事交給張書吏,便去了縣裡的鐵匠鋪子。得大師傅再三保證,明日定能把大小香爐如期澆鑄出來,他才安心離開。
再出門恰遇著小販挑著擔子,賣熱乎乎的糖炒栗子,聞著就香香甜甜惹人口水。
寧懷璧停腳,稱上一包揣進袖裡。想想乖巧懂事的小兒子,又買了串紅火漂亮,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蘆。
栗子香甜卻愛上火,順哥兒的體質不好,不能吃這些,但自幼給岳父嬌養的妻子卻是極愛這一口。她這些日子忙著安置新家,又惦記女兒,累得人都瘦了一圈,寧懷璧也是挺心疼的。
及至進了家門,才高高興興喊了一聲,“順哥兒,看爹給你買什麼好東西了?”
誰知卻有一人從堂屋笑吟吟迎了出來,“懷璧,好久不見!”
寧懷璧微怔,不過很快就神色自如的上前行禮,“小侄見過辛家伯父。”
這位,便是之前躲在暗處遙看寧懷璧處理縣上香爐糾結的那個青衫老者。辛姨娘的大伯,辛升乾。
幾年前因在任上貪腐,被罷職免官,如今因逢皇上大壽的恩典,也得以赦免。跑到京城,顯然是來活動門路的。
瞧他如今雖是五旬開外的人了,但保養得極是得宜,身形不胖不瘦,滿頭黑髮裡只夾雜著少許銀絲,臉上皺紋也不是很多,寧懷璧便覺得,這貪官下臺的日子還是過得很不錯的。
辛升乾笑道,“自家骨肉,為何這樣見外?叫我一聲大伯便是。”
寧懷璧心中微塞。
他名門正娶的是夏氏,若稱辛升乾為大伯,那置夏珍珍與何地?
才想要婉轉的提醒一下,辛升乾便已走了出來,“走,咱們到你的書房說話!”
寧懷璧不好拒絕,此時夏珍珍客氣的上前搭話,“廚下已經備了酒菜,一會兒請辛大人在家用個便飯吧。”
可辛升乾卻冷淡道,“不必了,一會兒我們出去吃就是。對了,去讓悅娘泡壺茶來。她從前在閨中茶便泡得極好,這好些年沒喝到,還真是懷念。”
辛姨娘的閨名便喚作辛悅,從前在家,都喚她小字悅娘。
見他如些偏袒,夏珍珍臉色越發不好。寧懷璧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借著把糖葫蘆遞給夏珍珍之機,又把藏在袖中的栗子給了她。
夏珍珍再看丈夫一眼,心裡已舒服許多。
就算辛升乾想給辛姨娘撐腰又怎樣?總之她丈夫是偏著她的,婆婆也疼她。否則為何自辛升乾進門,只教辛姨娘打了個招呼,就不令她在跟前侍奉?
夏珍珍想通了,便帶著幾分笑意,回敬了辛升乾一句,“不知辛大人想喝什麼茶?要說這些年我也沒讓姨娘在跟前端茶倒水,倒不知她還擅長這個,回頭該讓她給我也泡來嚐嚐才是。”
辛升乾眸光微沉。
說辛姨娘沒在她跟前伺候,是指責辛家不知禮數,教出來的閨女不懂事,身為妾室竟不知侍奉主母?
偏偏夏珍珍佔著正室的身份,這話說得半點錯處也沒有,就是他想挑刺倒也不容易。
正尷尬著,寧懷璧倒是給了他個臺階,“只管去把鄭大人上回送的好茶泡來便是。伯父不知,我那同年是徽州人,家鄉出的好紅茶,這個時節喝著最好,一會兒您也嚐嚐。”
辛升乾順勢跟他走了,只臨走前還要噁心夏珍珍兩句。
“懷璧你既說好,必是好的。只可惜家中這麼點子瑣事還要靠你操心,你也實在不容易。”
夏珍珍胸中一堵,這人好沒道理!
就算是長輩,可有這麼上門做客,還指責家中女主人不能幹的麼?怪不得養出辛姨娘這樣的人,可見家風不正!
只聽寧懷璧一面走,一面道,“伯父不是外人,我也不怕說句實話,要說這桃縣的縣令真不是容易做的。就這麼點前後衙的地方,硬是忙得我成天不著屋。也就是今日事畢,方才早些回來透口氣罷了。您這侄媳婦素來膽小,知我好茶,平常輕易不敢動用,倒讓伯父見笑了。”
夏珍珍聽得嘴角微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