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著我們,多分些東西,只望我們能用心當差,別去老百姓跟前伸手。若是誰家有困難,大膽提出來,能幫的他一定幫。可誰要敢貪贓枉法,欺壓百姓,那絕不輕饒!
說實在的,我老盛在衙門裡幹了快二十年,前前後後也不知跟了多少位大人,可真沒見過寧大人這樣既清正廉明,又肯體恤下屬的官。請大夥摸著良心說一句,咱們不管出來當差也好,打雜也好,誰不願意跟著個知疼著熱的東家?若說寧大人做這些是為了收買人心,那第一就收買了我的心!”
這番話說得,讓之前所有鬧事的鄉親們都默默低了頭,連辛升乾都沒了話說。
歷來當官,都是下級巴結上官,哪有象寧懷璧這樣反過來,自己拿錢照應下頭人的?做人做到這個份上,不可不謂之仁厚君子了。
盛典史說著,眼圈都紅了,他用力拍著胸脯,大聲道,“要是旁的我也不敢說,但要說起寧大人,我老盛敢拿我這條命來跟人賭,他絕不會做出貪汙大家修路銀子的事!今兒寧大人還召集我們,專門說起修路之事,務必要做得公正明白。日後賬本也要向鄉親們公佈,要經得起大夥兒的檢視。至於他不願把銀子交到旁處,無非是怕經手的人太多,被人混水摸魚罷了。我信寧大人,所以敢拿命來賭。你們若是不信,等路修好,若查出問題,只管拿我老盛的命去出氣!一個唾沫一個釘,我今兒就把這話撂在土地爺爺跟前,若敢反悔,那就是烏龜王八蛋,永世不得翻身!”
他這話砰然落地,直聽得圍觀百姓越發羞愧,偌大的土地廟跟前,數千人聚集一處,竟是鴉雀無聲。
此時,有個老太太顫微微的給人攙進人群,“誰在這裡大放狗屁,說寧大人寧老太太的壞話呢?站出來,我老婆子要跟你打官司!”
人群中有人認得她,頓時道,“這不是上回捐襖子的方老太太麼?您怎麼來了?”
老太太發狠的拿柺棍敲著地,“我老婆子要是不來,豈不讓你們把寧家給冤枉死?說什麼我老婆子捐的襖子被人昧下了。我呸!你們啥都不清楚,怎敢這樣胡說?這會子我就老實告訴你們,當日我是把襖子捐了,可過後你們知道如何?是寧家太太親自請了我這老婆子,一同把襖子給那李家屯的趙老太太送去了!
那趙老太太年青守寡,辛辛苦苦拉扯大的獨生兒子還在守邊關時把命扔下了。可趙老太太人好啊,就這樣艱難,還前前後後撫養了十幾個孤兒,自己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所以寧老太太才帶著我,把衣裳給人送去。還替人修了房子,又留下好些米麵柴火。
怕人推辭,寧家太太還說是鄉親們捐的。可我老婆子說句實在話,大家哪捐過那麼多的好米好柴火?分明都是寧家自己貼補的才是。
跟她們比起來,我老婆子只捐了件襖子,有啥了不起了?所以一直也沒好意思說起這事。誰曾想,竟給你們這起子沒天良的胡亂編排人家,這還當著土地爺爺的面呢,你們怕不怕天打雷劈的?”
在剛回家,發現兒子及縣衙被圍攻的局面後,寧四娘轉身回去,便是派人去請這位方老太太了。
而且還準備了當時賑災的賬本,只要有人提出來要查,她可以毫不猶豫的攤開來給人看。
但是鄉親們在聽到方老太太一番話後,已經覺得羞愧萬分了。
誰還好意思質問?紛紛認錯。
第363章入魔
在方老太太一番話後,唐譽還想說什麼,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站了出來。
“我叫丁進,就是十年前,那個聽了唐大人你下的令,才被爭上香的人,活活打死的丁強的侄兒。那日寧大人給衙門人分東西,也送了我家一份。這還是十年來,第一次有人惦記著我們家。因此,我爹日日叫我天不亮就去給寧家門前掃雪,而雪的痕跡是騙不了人的。所以我可以作證,寧家從來沒有人動過鄉親們捐出的東西,只有從他家裡拖出來,悄悄添進去的。至於你,唐大人,十年前我小叔慘死的時候,你說必要還他一個公道來著。如今十年都過去了,我小叔的公道在哪裡?”
唐譽低頭,說不出話來了。
這是他生平最大恨事,實在是無力反駁。
而丁進轉身望著所有的百姓,忿然落下淚來,“你們管寧大人要交待,可你們是不是也欠我家一個交待?當年要不是為了給你們求公道,我叔叔為什麼會死?而他死了這麼多年,又有誰記得他?”
百姓們一片靜默,許多人都慚愧的低了頭。
方老太太把丁進拉了回來,“好孩子,別哭,別哭。鄉親們都記得你哥哥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