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1/4 頁)
寧芳猜出她的來意,笑著打趣,“你怎麼捨得丟下瓜哥兒,過來瞧我?”
高燕燕命人退下,才微紅著臉,拉著寧芳的手道,“這回真不知道怎麼謝你,還讓你替我當了一回惡人。”
高文秀畏懼女婿戚老都督勢大,進了京城也不怎麼敢跟高燕燕來往。所以他對南湘兒動的那點小心思,戚昭義是半點不知。
戚老都督再精明老辣,也不可能成天盯著岳父的私生活。他正經差事也不少,哪有這個閒工夫。
但送走南湘兒之後,程嶽專程找到戚昭義,隱晦的提了幾句。
戚大都督人老成精,一聽就明白了。弄明白原委之後,也是憋了一肚子不高興。
他是軍人,更加雷厲風行。當下火速動用關係,把這個不省心的岳父一竿子遠遠支到陝甘之地任知府去了。
然後,他還給自家岳父訂了一門親事。
嗯,沒錯,是戚老都督親自出手,給不省心的岳父找了個新岳母。
高燕燕紅著臉低聲道,“老爺為了我們母子,真是操碎了心……我那繼母,原也是武將之女,因丈夫早逝,又未曾生育,便在婆家要了一紙休書,帶著嫁妝回了孃家。嗯,她年紀與我父親相當,我父親任所,離她孃家也近……想必日後,我父親也能消停些了。”
這番話裡,資訊量好大。
死了男人不稀奇,可死了男人還能帶上嫁妝,向婆家討要到休書回孃家,想必不是個普通婦人。
且年紀與高文秀相當,那肯定是三十往上走的人了。這樣的年紀,正是最精明歷練的時候,又在孃家附近,恐怕高文秀這番任期,會被繼妻死死捏在手裡了。
等到他這番任期過去,少說又是十年,高文秀也是五十開外的男人了。再想作妖,也真是有心無力了。
對高燕燕母子來說,能有一個不惹事的親爹,就是最大的保障了。
寧芳忽地想起一事,“你爹好象還沒有正經嫡子吧?”
戚老都督這門親事,結得妙啊!
第558章宮變
高燕燕是元配所生,可她家也就她這麼一個親生嫡女。
高文秀後面娶的幾房繼妻,雖有生出兒子,可不知是風水不好還是怎地,沒有一個養大的。
至於留在老家的另兩個庶子,都不怎麼成器。唯一成器的,就是跟著高燕燕長大,那個小和尚庶弟,高延澤了。
高燕燕懂她的意思,附耳道,“我家老爺在說這門親事時,就格外提醒了女方此事。”
寧芳頓時笑了。
她那繼母只要不傻,一定會帶幾個年輕丫鬟陪嫁,等著跟高文秀生下兒女,她抱來養在名下,就算終生有託了。
到時高文秀是死是活,說真的,都跟她關係不大。
而事實也是如此。
數十年後,當寧芳有緣見到這位從北地歸來的高夫人時,她滿面紅光,膝下已經養了兩兒兩女,個個乖巧孝順。
而高文秀那時,已然作古。他心心念唸的想要光耀門楣,到死也沒有達成。
天一日日的冷了,夜也更長。
只這年自入了冬,雨雪就少。
尤其快過年前這幾日,也不知怎地,忽地反常的悶熱起來。連厚一些的襖子都穿不住,稍動動就是一身的汗。
等到大年三十這天,一早小丫鬟們見擱在寧芳屋裡的海棠臘梅和水仙,昨兒還全是花苞呢,今早就全都開了,未免嘖嘖稱奇。
竇媽媽進來瞧著直皺眉,讓孔雀去尋塊紅布,給這幾盆花兒都圍上了。
寧芳也覺得心頭不靜,“媽媽,這花兒突然開了,恐非吉兆吧?”
竇媽媽寬慰她道,“王妃勿驚,這京城乃帝王之都,王氣甚重。縱有些小小妖邪,也終難成事。您若不放心,不如去唸一卷經書靜靜。老奴也去給列祖列宗燒些紙錢,上柱香敬敬。”
寧芳忙叫她去了,自也去唸了卷經書,定下心神,隨後就命下人準備起家宴及祭祀事宜。
因今日大年三十,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宮中,都要祭祀先人。
就算先皇把先太子一脈過繼到了程家,但老英王仍是先皇義弟,還是正經王侯。故此每年的今日,程嶽及程峰程嶺三兄弟都得代表英王府,去宮中參加祭祀大典。
原本寧芳這樣正經王妃也是必要去的,但她孕至後期,程嶽恐其不便,早給她報了假。
而永泰帝大概對他們這一支的血脈傳承,始終有所顧忌,也不願大梁朝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