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1/4 頁)
“好姐姐,你就別生氣了,回頭我請你喝糖水行不?”
“還喝?小女子命淺福薄,只怕消受不起!得了得了,你也提起些精神吧。這回的差事可主要著落在你身上,我只管做個啞巴就是。”
二個小書女嘟嘟囔囔出了宮門,帶著禮品,乘坐宮車去了大皇子府。
下車時,寧芳左右看看,竟是訝異的眼熟,這大皇子府前面這所宅院,似乎,好象,竟然是英王府!
“看什麼呢?過來!”
閔雙桃已經讓同行的粗使太監把禮品捧下了車,催促著她進門了。
因是皇命,早有人提前來報信了。在府門前負責看管的侍衛喚來了府內的老太監,領著她們進去。
老太監年紀很不小了,滿頭白髮。看袍服,他品級似還不低。但一路上對著兩個小書女卻極力賠著笑,腰弓得跟蝦米似的,臉上那份愁苦好象深得刻進骨子裡,怎麼樣的笑容也抹不去。
這讓寧芳忽地想起萬大有來,他若不是好運被指派到金陵,估計也是這副模樣吧?
再看這老太監卻已經竭力低著頭掩飾了,可走動間袍角翻飛間,寧芳仍留意到他裡頭的棉褲腳上,打著好幾個整整齊的齊補丁。
而這偌大的皇子府,雖府門外瞧著仍是屋宇軒昂,外頭第一進小院打理得也還算整齊,但走到裡頭,便覺敗落。
地下的石縫,屋頂的瓦片裡皆生出不少枯草,頑強的從厚厚的白雪中探頭探腦。
許多屋子的欄杆走廊上,想是無人居住,積著厚厚的灰。越往裡走,情況越嚴重。
一路走了一柱香工夫,也沒見那老太監停下,連裝病都能裝一個多月的閔雙桃,都忍不住問了句,“公主住在最裡面麼?”
老太監道,“是,自搬到這邊府裡,公主一直住在自己的院子裡,從沒有挪動過。這府裡確實大了些,當初皇上賜下時,可是最大的一座,辛苦二位書女了。”
寧芳有注意到,這老太監只在說起公主時,愁苦的臉上才終於透出一絲和暖的笑意。想必那位公主,人還不錯。
又走了一柱香工夫,寧芳背上都已熱出汗來,這老太監才指著湖對面的一處院落道,“前面便是公主的望梅小築了。”
抬眼望去,只見半山坡上值著大片的梅樹,眼下正值冬季,山坡上也不知幾百株的梅花正在雪中怒放,幽香滿袖。
而山坡之下,有一所依山而建的院落,高低錯落,白牆紅柱,與這大片梅花交相呼應,景緻極好。
看出寧閔二人眼中的讚歎之意,老太監忍不住直了直腰桿,顯擺了兩句。
“當年搬來時,也正值梅花綻放,小公主一眼就相中了這裡。因著臨湖,原本大皇子妃是不同意的,可拗不住小公主喜歡,後來還特意在落梅軒里加建了暖閣。只——”
他忽地住口,不說下去了,剛挺起些許的腰,又深深彎了下去。
寧芳卻是瞬間明白了。
暖閣是最費炭火的,便是她外祖家那樣有錢,也只給夏珍珍建了一間。
而若是沒了炭火,這樣臨水又開闊的院子,只會冷得如冰窖一般。否則喜冷的梅花,為何都能把枝條伸進院子裡?
帶著寧芳二人順著小路繞過這片湖,來到小築跟前,老太監推門請她二人進去。
可寧芳一進來,便聞到一股特殊的氣味,輕輕皺了皺眉。
老太監喊了兩聲“阿織,阿織!”
見無人應答,只好請寧芳她們稍候,自己前去尋人了,“可能公主在後頭更衣吧,我且去瞧瞧。”
寧芳讓他自便了,等這老太監走了,她卻循著聞到的味兒,往左邊一道園門而去。
閔雙桃不解何意,“你幹什麼?”
寧芳也不好說,“我只看看。”
可等她過了那園子探頭一瞧,當即就愣在了那裡。
梅花盛景之下,風雅小築之中,有個戴著皮帽子的藍衣青年,正大煞風景的砍了梅樹在烤藕粉!
看旁邊放著的石磨,還有瀝水的大桶,寧芳可以肯定,這是個熟手。
因在下溪村時年年做,故此寧芳對烤藕粉的味道再熟悉不過,只想不到,在北方的京城竟也有同好,還是在堂堂公主府裡。
沒工夫怪他不懂風雅,橫豎梅樹砍都砍了,不把藕粉烤好,更浪費。
寧芳急著指點,“你這烤法不對,火太大,容易糊。要大火熱鍋後,小火烤,更好的法子是壘個土灶隔鍋烘烤,就不易焦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