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1/4 頁)
這句話,終於讓淑妃亂糟糟的腦子清醒了過來。再看皇上眼中毫不掩飾的怒意,她忽地如墜冰窟,整個人都清醒了過來。
這世上唯一有資格管著皇上的人,是皇后。
可皇后在哪兒,她在地底下都埋多少年了!
再想想自己方才的話,淑妃臉都生生給自己嚇黃了。
天啊,自己,自己都幹了些什麼啊?
她趕緊磕頭謝罪,“皇上,是臣妾錯了……臣妾只是一時慌了,並不是有心冒犯皇上的。求皇上開恩,皇上開恩啊!”
這才象句話。
而此時,連材替淑妃求情了,“請皇上明鑑,奴才看淑妃娘娘從前也不是這樣不知禮數,是不是過年太忙了些,所以有些精神不濟?”
淑妃這會子能有人求情便是好的,就如同抓住根救命稻草般,頓時點頭道,“是是是,臣妾,臣妾最近也時常覺得有些恍惚,可能是累著了……”
然後,還趴在凳子上的寧芳也說話了,“回皇上,臣女也這麼覺得。方才淑妃娘娘傳臣女來,明明說是要制燈謎,可來了卻又問臣女可知錯在哪裡?臣女實在糊塗,便答不知。娘娘便生了氣,召了範公公來,便要打臣女。若不是有人挑拔,便是娘娘當真有些恍惚了,並不是有意針對臣女。對吧?”
這讓淑妃怎麼說?
只能咬著牙根認下來,“正是,正是如此。”
可永泰帝卻覺得這麼放過她,實在太輕鬆了。
沒見小寧書女說話的時候,眼中還含著淚,還語帶哽咽麼?也不知這孩子捱了多少板子,已經疼成什麼樣了,居然還替淑妃求情,實在是太乖巧懂事,也太招人憐愛了。
比起旁邊這位大嬸,不知強上多少倍!
於是偏心眼的皇上便斥責起那位大嬸,“今兒元宵佳節,朕就不信,你這群玉殿裡連個燈謎都沒有,還巴巴兒讓人過來,你安的是什麼心?”
淑妃心中真是滴血。
從前皇上都是看著她的美貌,這樣維護自己,欺負別人,可如今倒過來,她才知這滋味有多難熬。
“臣妾今天之所以會召寧書女過來,本是,本是想見見親戚的。皇上可還記得,臣妾有個妹妹,嫁了英王府的二公子?聽說寧書女和英王府走得親近,臣妾問問妹妹安好,才尋了個由頭,把她召來……只不知怎地,一下子魔怔了,竟是發起脾氣來……”
永泰帝挑眉。
這倒是個理由,怪不得淑妃會難為寧芳了。
淑妃那個妹妹,是嫡親的,卻也是當年由她親自作主,嫁給程嶺的。再然後,就聽說這個妹妹多年無出,跟孃家徹底決裂了。
而這件事裡面,皇上也有份參與的。
或者說,他才是主謀。
但淑妃知趣的沒有再提及他什麼事,所以皇上一下子又覺得她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至少,看在她在這深宮中,從小姑娘熬成大嬸的情份上,也給她留張臉吧。
所以永泰帝道,“來人,傳太醫入宮,給淑妃診治一番。這些天你既精神不濟,便在宮中靜養。至於宮務……便交給德妃打理吧,再讓寧嬪、敬嬪和莊嬪協理。嗯,文婕妤素來聰慧,也讓她跟著打打下手。”
他已經看到淑妃的跋扈,便不想再把宮務交到一個女人手中。不如多分幾個,讓她們彼此制約,他這個當皇上的才好居中調停。
聽他這麼一安排,淑妃猜到了皇上的心意,當真是悔青了腸子。早知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她是吃飽了撐的麼?要去招惹寧家那死丫頭!
如今丟了宮務不說,還得看大夫,以太醫院那幫牆頭草的德性,恐怕自己沒病也要給診出毛病來,蹲在這群玉殿裡“安心靜養”吧?
這回淑妃猜得準也不準,因為隨後太醫前來診治的時候,發現她是確實病了。
永泰帝有句話沒說錯,淑妃確實上了年紀,漸漸癸水斷絕,正步入更年期,喜怒無常那是常事。
之前雖有端倪,但因她把持宮務,是以無人敢說。這會子皇上明顯要奪她的權了,太醫就照實說了。
淑妃一聽,簡直萬念俱灰。
因為一旦太醫診治出她有了這個毛病,按規矩,那就再也不能承寵了。而不能承寵,光靠偶爾宮宴上見一面,還能有多少寵愛?
況且淑妃還無兒無女。
不是沒有生養過,只是沒有一個立得起來的,否則永泰帝也不會讓她執掌宮務這麼多年。但也因為如此,所以此時失寵,就顯得極為可怕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