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過來?”
寧懷璧看一眼提燈端茶跟在後面的那些下人們,神色不變的道,“自是尋五叔祖有事。”
他這麼坦誠,倒讓寧守俊不好兜圈子了,揮手讓下人離得遠些,才問,“何事這樣著急?”
寧懷璧更加坦然,“借錢。”
寧守俊一下就愣了,他知道寧守儀派寧珂去給寧懷瑜報信,怕是出了大事,可寧珂沒說,他便也沒打聽。
而寧懷璧還告訴他,“恐怕數目要得不少。我明兒又得回任上去,所以只得趁夜前來,跟五叔祖先打個招呼。看您這裡能拿出多少,若不方便,我再上外頭想辦法。”
這借錢還借得這麼坦蕩大方的,寧守俊也是頭回見了。
第155章前程
眼神閃了閃,寧守俊復又打著哈哈笑了起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能幫五叔祖自然會幫。”
言下之意,若不能幫,也不能勉強他去幫。
寧懷璧也不含糊,徑直道,“咱們家說到底還是詩書傳家,以功名為重。不如回頭幫七堂弟也捐個官兒吧,若能有個採辦的行頭,總是好些。”
寧守俊不笑了,上下打量著這個堂侄孫,頭一次在素來溫潤的他身上,看到了幾絲鋒芒。
“二郎這才當了幾日的官,便有采辦的門路了?那可歷來是皇商的地盤,你五叔祖這點小打小鬧,人家可入不了眼。”
“所以我才說先爭個採辦,也不拘多大生意,只要開了口子,能進那個圈子就行,總是事在人為的。我不敢保證什麼的,但我借的錢,一定會還。當然,就算五叔祖不借我銀子,回頭我還是會幫七堂弟去爭個採辦回來。一家人,親兄弟,拉拔他,總好過外人。可能要三五年,或是七八年,總之我惦記著這事。”
寧守俊再看著他在夜色中明亮堅定的雙眼,忽地一笑,然後拍了拍他肩,“回去跟你娘說一聲,不管差多少,只管來取。只要挪得出,五叔祖都借了!”
寧懷璧謝過,沒有客套,又說要去見寧守儀,告辭了。
回頭寧守俊揹著手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卻是嘆息著喃喃,“從前倒是我走了眼,寧家將來,怕要靠他擔著了。幸好老七有眼光……”
他忽地一笑,慢悠悠的按平常的習慣轉完,然後回房算銀子去了。
至於寧守儀那邊,寧懷璧同樣的不客氣,“我在任上,顧及不到家裡,回頭若兄長那邊真有個什麼,還望大伯祖多多照應。”
寧守儀自然應下,可寧懷璧又提到,“方才我已經找五叔祖借了銀子,日後還想給三房謀一個採辦的官身,大伯祖若覺得合適,可提點著我些。”
寧守儀這回微微色變了。
他當官幾十年,有些人情是會人走茶涼,但有些人情卻是賴不掉的。
原先寧守儀是想把這些賴不掉的人情,留著造福兒孫,可寧懷璧這話,竟是要奪他的人情了。
“這回芳兒的事,金陵城也不知多少人都看著了。我這個當父親的,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拼命上進了。可宦途艱險,世事難料,誰知道會遇到什麼風浪?所以我才想著,家裡能多條門路,總是好的。”
寧守儀自然明白這道理。
這回寧芳的事,他也甚覺羞辱。可他已經退下來了,縱是想爭,也有心無力。況且為了這事,得罪受寵的魏國公府,以寧家的實力,還真是得罪不起。
想要日後不被欺負,不僅要指望子弟們讀書中舉,還應該舉全家之力,再供出一個高官重臣,這才是保闔家安寧的最穩妥之計。
可是人人都有私心,要拿出自己多年積攢的政治老底去資助隔房的侄孫子,寧守儀還有點捨不得。
可若是不幫著他,二回再有欺上門來的,可要怎麼自保?
偏偏此時寧懷瑜眼看著要壞事,他還真有些擔心拒絕得狠了,寧懷璧果斷撂擔子,從此再不願意擔待家裡。
說來說去,全怪自家子孫不爭氣。要養個出息的,還不知得熬十幾年,也不知他閉眼前還能不能見得到。
不是寧守儀人老氣短,眼前且不說那麼長遠,只說這回重陽詩會上祝大太太帶一堆女孩過去相親,可結果呢?
一個沒談成。
好一些的人家根本不搭話,就算肯搭話,說的也是些歪瓜裂棗。
這個當然不是指長相,而是條件。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求一個互幫互助。光揀那些雞肋,不說委不委屈自家女孩,於家族又有何益?
寧守儀想起來就糟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