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見她一個小小妾室?當時說那些話,不過是哄著寧守信而已,也就是他病急亂投醫,才會相信。如今不叫她見,她倒省了樁心事。
只是二爺,為何為要對英王府如此親近呢?
辛姨娘想不通,但是現在,這件事對她來說,還不是最要緊的。纖手輕輕搭上自己的小腹,辛姨娘微露出幾分焦急。
自成親起,她便知道寧懷璧並不是個耽於美色之人。這一路北上,因路途辛苦,就算她日日相伴,可寧懷璧從未與她親暱。再這樣下去,她得什麼時候才能再有個孩子?
不行!她得想想辦法了。
回了房,寧懷璧重又展開女兒的書信,看著那略顯稚嫩的筆跡,臉上這才流露出幾分暖意。
第55章小年
他家女兒,果然有眼光!
那位程家三爺雖然還未曾見面,但寧懷璧已經知道,對方絕對是個聰明人。既是聰明人,自然會領他的一份情。
也不枉他花費重金,把給妻女買首飾的錢都挪用了,才購置了那麼些三七粉和茯苓霜送去。
三七粉又叫金不換,散淤活血有奇效,被杖責的程家大爺正好能用上。至於茯苓霜,一向是滋補健脾的佳品,相信程家三爺用得上。就算他不吃,給家中女眷也是極好的。
皇上在責罰程家,酒肉都不好送,不如送些補品。都是素食,想來也不至於犯什麼忌諱。
寧懷璧如此用心,倒不是圖什麼回報。就憑人家為他妻女做的,就足夠他去冒險雪中送炭,還上一份情。
而他也相信,憑著程小公爺的聰明,破這困局只待時日而已。
※
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但江南習俗,卻多在臘月二十四。
在寧懷璧去英王府送完禮回家的時候,下溪村卻紛紛揚揚,扯絮般下起大雪。
在寧芳擔心的再次去掀開門簾,看那灰撲撲的天時,就見孟老莊頭戴著竹斗笠,披著蓑衣過來了。
老頭最近瘦了不少,但精神尚好,見了寧芳趕緊行了個禮,“二姐兒,這雪眼看下得大了,我帶人去掃掃路,等太太來時,也好走些。”
“行,那你去吧。噯,要不要灑些粗鹽,省得掃了一會兒又下。”
老孟笑道,“莊戶人家,哪有這麼金貴?多掃兩次就完了,何必花這個冤枉錢?姐兒也快進屋吧,別在門口站著了,仔細招了風。”
寧芳笑著關了門簾,進屋了。
之前寧四娘告訴她,關於孟家之事,夏珍珍有更好的處置手段,原本她是不信的。可等到鄉下一看,寧芳也不得不佩服起來。
其實也不是她孃親厲害,而是外祖太厲害了。
從前夏家鋪子裡有個小夥計,偷了店裡東西拿去賤賣,偏偏小夥計親叔叔,是鋪子裡得力的大掌櫃。素日做事勤勉,為人又公正厚道,當時那小夥計要怎麼處理,夏太公就當成考題,交給大兒子了。
那時還年輕的夏明啟也很是傷了一番腦筋,提了數個建議。跟寧芳之前想法差不多,要麼是給錢打發這家走人,要麼就是秉公處理,不留情面。
可最後夏太公卻是親自找那個大掌櫃懇談了一番,表示錯不在他。但他身為掌櫃,監管不嚴,也應按照鋪子裡的規矩,從重罰款。
至於他侄兒,就交給大掌櫃來處理了。因為若是其他小夥計犯錯,肯定也歸大掌櫃管轄。該怎麼處置,夏太公相信他會做得很公道。
然後那個大掌櫃親自把侄子送給人家當了學徒,並且言明,不賺回家裡被罰的錢,永不相認。
從此大掌櫃在鋪子裡,越發的忠心耿耿,盡忠職守。而他那侄子學成之後,自立門戶,反倒感謝當年夏家和叔叔的一番苦心。
所以對於孟家,夏珍珍沒動什麼腦筋,直接就把她爹的法子搬來了。
而從實際效果來看,是非常之好。
孟老莊頭本來都已經讓全家捲起鋪蓋,隨時準備騰地方滾蛋了,突然得到自己還能留用的訊息,感動得大哭一場。此時就算要當眾打他二十板子,他也高高興興去領了。還囑咐人打重些,別徇私。
等領完板子,還趴在床上呢,孟老頭就命人把親兒子孟保柱捆上,交人牙子賣了。
當時老頭原本說,若他媳婦還願意跟他,就一起賣掉,讓小兩口好歹還能在一起。可看人牙子真進了屋,公公還沒鬆口,那程家閨女慌了。
然後,她選擇了回孃家。
孟家倒也沒難為她,不僅送上一紙休書,還把她的嫁妝全還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