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既不要,留著給哥兒姐兒們買零嘴也是好的。”
誰知拖寧芳來救場的寧茵小胖手一揚,小臉上還殘留著幹掉的淚痕,眼裡卻滿是求表揚的得意,“我早撿回來啦!”
夏珍珍喜不自勝,“我家茵兒真聰明!快把錢收好,回頭給你和姐姐買糖吃!”
寧茵很滿意。
寧芳,寧芳很無語。
這小妹子絕對是外祖的外孫女,嫡嫡親噠!
第90章新官
寧四娘只是眯眼打了個盹兒的工夫,就聽說外頭已經幹了一架了。
來認錯的自然是那個老實的二媳婦,“……雖然芳兒也有不對的地方,可她心是好的。都怪我,沒教我。”
“不,你教得很好。”
“是。呃……”夏珍珍愣了愣,才突然後知後覺,反應過來婆婆說了什麼。一下子臉漲得通紅,更加結巴起來,“娘我,我……”
寧四娘淡淡笑了,“往後一個屋簷底下住著,這種事情少不了,慢慢習慣吧。你今天,做得不錯。”
哎喲喂!
進門多少年,難得被表揚的夏珍珍一下子就激動了,然後嘴巴就又有點不聽使喚了。
“娘,你別擔心!等那蠶絲生意賺了錢,咱上外頭買套大宅子去,再不看這些人的眼色!”
寧四娘反倒笑了,“不看這些人的眼色,那搬這個家還有什麼意思?不如在梁溪待著了。”
夏珍珍沒聽懂。
怎麼婆婆這意思,是特意搬來受氣的?這不有病麼!
可她又不敢說,只好回頭去問大閨女。寧芳認真想了想,忽地恍然。
怪不得來之前,老爹曾說,讓她在這裡要“安心忍耐,少言多思”。這讓她來金陵寧家開眼界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為人處事吧?
一個大家庭,總會有形形色色的人。
有願意跟你好的,也有不願意跟你好的。學習怎麼與各種人相處,可是在梁溪自家怎麼也學不到的學問。
可這道理夏珍珍明白,卻依舊不太認同,“你外祖常說,這世上有些人的腦子就是榆木疙瘩做的,縱你對他再好,也不知感恩,所以只跟那些腦子清楚的人往來就好了。”
這話雖也沒錯,卻不可這麼理解。
寧芳正想著要怎麼回覆她娘,誰知寧茵插嘴道,“有人腦袋是木頭做的?外祖見過?”
看小胖妞滿臉的疑惑,寧芳猛地意識到,如果外祖不是遇到這樣的人,有過相處的經驗,又如何說得出這樣話來?
再看夏珍珍,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琢磨起來。
寧芳道,“外祖可以教我們怎麼跟人相處,卻不能替代我們去跟人相處。就象一隻西瓜,旁人說是甜的,可不吃一口,誰知道甜不甜呢?所以外公說得對,祖母說得也對,咱們還是安心住下吧。”
夏珍珍想通了,也是豁然開朗,“走前大哥還跟我說,往後你們爹要當官,接觸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讓我也多操些心來著。”
母女二人忽地相視奸笑,那就先拿寧家這幾房練練手唄!
只寧茵那個小吃貨聽著吃的又打岔了,“西瓜,要吃西瓜!”
她這一嚷,把安哥兒也鬧騰起來了,嗷嗷的叫喚著,表示要吃。
夏珍珍笑戳戳他的小腦門,順手把撿回的銀子拿去讓小廝買西瓜了。買回來後特意拿小勺挖出中間最甜又沒有籽的,讓人先給婆婆送了一碗去。
只寧芳偷偷想要加兩塊冰,卻被她娘以怕她吃壞肚子,帶壞弟妹為由,無情的鎮壓了。
哎,所以做老大倒黴啊!
次日。
寧守信專門叫來戲班,熱熱鬧鬧擺酒給長房接了風,寧四娘才不再多說什麼。
只是到得第三日,寧芳便要跟著堂姐妹們一起去上學了。
寧四娘在孩子的學習上,要求一向嚴格。就算是女孩子,也不能拉下太多功課。
寧芳課業上沒問題,只寧氏閨學,更重陶冶女孩子情操。所以在讀書識字之餘,還要學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便不要求樣樣精通,起碼也能懂個皮毛,不至於露怯。
而絲毫沒接觸過這些的寧芳,就有些懵圈了。
好在懵圈的也不止她一個,象三房的寧芝,閨學都上了快兩年了,考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依舊一頭霧水,所以寧芳也不顯得太丟人。
不過當慣了好學生的寧芳,可不滿足於此。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便越發刻苦努力,迎頭趕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