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
如此過了四五日,傍晚一場秋雨過後,因見萍姐兒連線打了兩三個噴嚏,有些流清鼻水,恐她著了風寒,夏珍珍正在跟寧四娘商量,是即刻去請個大夫回來瞧瞧,還是過一夜再說,院中卻是一陣大亂。
“不好了,不好了!太太,二奶奶!辛姨娘,辛姨娘她回來了!”
夏珍珍一愣,回來是好事啊,有什麼不好的?
可隨即也不用問了,就見家中男僕們也顧不得避嫌,徑直抬了一張板床進來。床上一人雖蓋著厚厚被子,仍是面白如紙,唇色發青,可不正是辛姨娘?
夏珍珍嚇得站了起來,“她,她怎麼了?”
聞訊趕來的寧芳忽地抽抽鼻子,就聞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
後頭一個婆子抱著個小小襁褓進來,跪下就哭,“姨娘說要去二爺那裡,才到那桐鄉縣,就下起瓢潑大雨。姨娘擔心二爺,也不肯走,還要往三鴉鄉趕。誰知,誰知路上遇著發大水,給咱們衝得七零八落。好容易找了個農戶落腳,姨娘便發作了。掙扎了一天一夜,好容易生了個哥兒。可那鄉下地方,連個大夫也尋不著,奴婢只得作主,帶著哥兒和姨娘,先趕回金陵了。”
“我的兒。可真是虧了你了!”
婆子話音才落,卻見祝大太太已經趕來,進門就拿著帕子拭淚道,“我原派了你們跟去,是好生侍奉辛姨娘的,怎麼卻把人弄成這樣?不過這丫頭也是太實心了,眼見那麼大水,還不要命的往前趕,你們就不會攔一攔麼?”
這婆子本是祝大太太借出去了,頓時接著話,一唱一合,“怎麼沒攔,可攔不住啊!就算姨娘昏迷時,還一個勁的讓人去尋二爺呢!”
寧芳聽著有些不高興了。
這樣顯擺辛姨娘要跟她爹同生共死,什麼意思?
第101章求罰
“你們還愣著幹什麼,趕緊去請大夫呀!”
夏珍珍沒聽出祝大太太的弦外之音,她瞧著辛姨娘那半死不活的樣子,是真心替她著急,“再來幾個人,去把湖邊空著的水榭收拾出來,抬姨娘進去歇著!”
可祝大太太立即道,“她一個剛生產的婦人,怎好在水邊那樣溼氣重的地方?還得住在向陽的地方才好。”
夏珍珍道,“那就只好來跟我們擠一擠了。”
祝大太太立即道,“如此最好,離得近,也方便照顧。”
誰知寧四娘卻道,“我看不好。那邊早已經搬定了,若把辛姨娘挪過去,又得重新挪騰屋子,還是帶她去住水榭吧。要說溼氣,我一個老婆子住她對面的臨水軒都不怕,她怕什麼?”
祝大太太一下啞然了。
因長房住的是花園改建的屋子,所以並沒有正經的分為幾進,而是依著裡面的假山湖泊,選擇亭臺樓閣做住處。
從前寧四孃的閨房乃是一處朝南的獨立小院,十分闊朗,且陽光充足,是她家這半邊園子裡最好的地方。
寧懷璧之前收拾時,便格外用心,打算著讓母親回去住。可寧四娘來了,卻是把寧懷璧和夏珍珍的居所安排在了那裡。
夏珍珍當然不肯,可寧四娘卻說自己年紀大了,經不得吵鬧,“這小院旁邊剛好有座小樓,正好給她們姐妹幾個當閨房。離你又近,好照應。”
眼看兩個弟妹漸大,尤其安哥兒調皮起來,確實有些吵鬧,寧芳便勸夏珍珍別爭了。橫豎寧四娘住的地方離她們也不算太遠,還有遊廊相連,往來便利,有空多去走動走動也就是了。於是,寧四娘便在西邊的一處清靜敞軒住下了。
但眼下要騰給辛姨娘的水榭就沒有這麼好了。
那裡本是建來聽雨垂釣讀書觀景之所,一共只有一大兩小三間房。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冬天會冷,夏天又熱。
祝大太太實在有些看不上,還想替辛姨娘爭辯幾句,忽地聽見寧芳跟夏珍珍說,“娘彆著急,你先帶人把辛姨娘安頓下來要緊。東西別管好壞,能用就行。幸好弟弟妹妹的小床什麼的都在,我帶人去收拾出來,就往水榭裡去。這裡有祖母呢,也用不著我們這邊多人。”
只要把人弄走了,祝大太太再要爭辯又如何?總不能讓辛姨娘一直躺在廳裡供大家參觀吧?
寧四娘暗贊孫女機靈,好在此時夏珍珍也不含糊,立即帶著丫鬟婆子出去抬傢俱,拿被褥了。
等人都走了,寧四娘也可以送客了,“家裡鬧哄哄的,便不留大伯孃坐了。回頭收拾清楚了,再讓辛姨娘去給您磕頭。”
祝大太太一瞧如此,實在沒有藉口留下,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