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個寧懷璧,確實是個人才。別看年輕,事情卻辦得漂亮之極,而最關鍵的是,人品好。
回頭要不要找機會把寧懷璧調到府衙來當差?
須知官場最是捧高踩低,市儈之極,可他卻能在功勞面前,不為所動,反而替想搶功的上司周全。這份情懷,就不僅僅是高風亮節能表揚的了。
而是一種智慧。
從眼前看,寧懷璧這麼做必然是要吃些虧的,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會替他在官場上積累極好的名聲。不僅是上司,哪個同僚不願意跟這樣心地仁厚,知情識趣,能辦事,又懂進退的人共處?
所以李矩是當真動了愛材之意。
而有這樣想法的,還不止李矩一人。
第113章可行
在陪著幾位大人詳細考查了三鴉鄉的救災工作之後,寧懷璧又把他們送去了縣衙。
沒辦法,他在鄉里雖然也有個小小的縣丞衙門,可破舊狹小不說,前後兩進總共才六七間巴掌大的小房。還要管著日常招待鄉親,料理差事。如今夏珍珍帶著丫鬟婆子住下都極是勉強,怎麼也騰不出空房再來安置這些大人。
還不如回到縣上,就算是去住客棧,也比他這裡方便。
只是當看著那些被洪水衝得一無所有的災民時,回到縣衙的石茂重,鄭重向寧懷璧提出一個請求。
“寧大人既然有法子救三鴉鄉於水火,能不能再想想辦法,好歹也顧著些周邊的百姓?我知道這有些強人所難了,可若是全等著朝廷救濟,只怕是僧多粥少,難以盡如人意。當然,如果寧大人有什麼難處,只管開口,本官儘管協調。”
寧懷璧道,“不勞大人吩咐,為朝廷分憂,也是卑職份內之事。可拙荊內侄要做的也是小本生意,賣賣高粱糖而已。若讓他做得太大,就算本錢他自家出了,可一來人手不夠,二來又能上哪兒賣去?不過我倒是可以答應大人,若我那內侄能多采買些菜種回來,倒是可以勻一些給附近百姓,讓大家好歹先有個收成。”
石茂重想了想,“那這樣好不好,你那內侄做出糖來,讓他送到南陽府來。若東西還不錯,我去找當地的商家,也包銷一部分。”
李矩一想,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忙道,“要說我們宣城府,受災的地方不少,但沒受災的地方也有。我也可以組織商家,包銷一部分。”
衛淮聽著也高興了,“既然如此,那可太好了!寧大人,接下來可就辛苦你了。”
可寧懷璧為難了。
他又不是買賣人,怎知這生意能不能做?若坑了夏家怎麼辦?
正猶豫著要不要答應,忽地就見金墨來報,說是夏明啟找來了。
聽說是寧懷璧的大舅兄,石茂重忙讓把人請進來。
夏明啟不知道這些官老爺要見他做什麼,眸光微沉,行了個禮,便拿出一隻沉甸甸的大包袱交給妹夫。
“我安置好了存儉,想著你這裡既遭了災,必是缺糧種的,便在蘇杭一帶收了些山藥芋頭,南瓜茭白。這些極是好種,灑下就能活,又能當菜又能填肚子。還有些菜種,種下幾天就能長一茬,對付眼下這時節,再好不過了。”
啊呀呀,這簡直是救命的東西啊!
石茂重當即拱手行了個禮,“夏老闆,您這作為,稱得上是義士啊!”
夏明啟急忙彎腰回個大禮,“小民哪懂什麼義不義的?不過是怕我這妹夫剛當官便遭災落了埋怨,才替他多想些罷了。不過是一點身為家人的私心,可擔不起大人的稱讚。”
石茂重卻正色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你能想到他的難處,送來這些菜種,回頭卻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雖是出於私心,卻也是一番義舉。快請坐下,我們正有一事犯難,想聽聽夏老闆的意見。”
夏明啟道,“大人快羞煞我了,小民一介粗俗商販,哪裡配在諸位大人跟前落座?有什麼事,您儘管吩咐,我聽著就是。”
看他如此謙恭守禮,石茂重越發敬重。看他執意堅持,便命人搬來張圓凳,夏明啟方才坐下。
他半輩子在生意場上打滾,人情世故豈有看不透的道理?妹夫是個小小縣丞,都會操心治下的百姓,但這些大官兒,難道就不擔心了?
不可能!
夏明啟想把這份功勞送給妹夫,才故意當眾開了口。眼下看來,效果倒是不錯。
如果接下來的事情,不是太為難,他便是損失幾個錢,幫幫倒也無妨。
等石茂重說完訴求,夏明啟心中頓時有了對策,坦然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