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當個窮縣令是挺苦逼,但也要看你怎麼想。
象衛淮這樣年紀大了,明顯仕途無望的官場老油條,就不願意再在這裡操心費力,只想找個清閒舒適,或是有些油水的地方頤養天年。
但寧懷璧不同,他還這麼年輕,若能安心在此經營數年,必有一番作為。這個時候豁出去吃點苦,還是值得的。
尤其寧懷璧是個想真正做點實事的人,那麼留在這裡做一地的父母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況且寧懷璧曾在景帝面前表示過,自己“不思進取”,那麼,還有比留在桐安更好的選擇嗎?他若再推辭,倒顯得矯情了。
從縣衙出來,寧懷璧一路想著若自己真成了代縣令,得怎麼治理這個窮鄉僻壤,不知不覺便回了三鴉鄉的小衙門。
才進門,他就愣了。
因為他看到明明已經離去多時的石茂重石大人,正大馬金刀坐在正堂,吃著夏珍珍端來的麵條。
看他進來,他也不停,還端起碗把剩下的麵湯一飲而盡,這才心滿意足的點頭讚道,“夫人好手藝!”
看他吃得香甜,夏珍珍挺高興,忍不住顯擺道,“這是我大女兒琢磨的做法,大人若喜歡,回家亦可命人來做。其實也不難,就是煮麵時把麵條和湯分開燉煮,最後才把麵條放進湯裡就行。若是天熱,熬些酸辣湯,撇了油放涼了再擱麵條,吃起來又是一番風味了。”
石茂重笑道,“果然是家學淵源,令千金這麼小便慧質蘭心,想出這麼好的點子。”
“她也就是在吃食上有些小聰明罷了。”夏珍珍嘴上客氣,眼中得意之情卻是更甚。不過她也沒這麼沒眼色勁兒的在這嘮叨,說罷收拾了碗筷,讓丫鬟奉了茶,便告退了。
無須寧懷璧多嘴,連金墨也瞧出這位石大人去而復返,定是有話想單獨說了。很有眼力勁的替二人掩了房門,退了出去。
寧懷璧一時摸不著頭腦,沒想到石茂重張口就問,“這回三鴉鄉的賑災,真是那衛淮的領導有方?”
寧懷璧一怔,心說這位怎麼還揪著不放?
石茂重卻是又道,“你都敢在聖上面前承認和英王府有親,怎麼就不敢領了這功勞?”
聽了這話,寧懷璧倒是開口了,“下官雖不敢自比君子,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還是聽說過的。”
既然人家把他的老底都摸得這麼清楚了,也就別裝模作樣了。
程嶽告訴過他,在皇上面前,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著說實話。那麼在皇上派出的御史面前,也一樣。
石茂重冷道,“你倒大方,這樣大的功勞隨手就送人了,那衛淮打算怎麼報答你?”
寧懷璧想也不想,張口就答,“他說若離任的話,會保舉我為此地縣令。”
石茂重道,“你答應了?”
寧懷璧道,“嘴上推辭了一下,但心裡卻是情願的。”
石茂重道,“你倒大膽,竟敢在我面前就說這樣的話。難道你忘了,本官還是皇上親封的御史麼?你們這樣私相授受,我若參到聖上跟前去,那可就是結黨營私,官官相護!”
寧懷璧道,“就因為知道大人肩負御史一職,所以下官才實話實說。”
石茂重黑著臉沉默一時,忽地起身大笑,“不愧是在皇上面前都敢要官職的寧進士!若那衛淮老兒出爾反悔,瞧本官怎麼弄死他!”
寧懷璧詫異抬頭,“大人……”
石茂重道,“有些話,你別問,問了我也不會說,總之你好好在這裡當差便是。行了,我走了。”
可他話雖如此,但卻半天沒邁步子,反而又問,“你在京城,拜見過英王府二公爺嗎?”
寧懷璧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是程家二爺程嶺。
其實除了程嶽,程嶺和大哥程峰的年紀都已經很不小了,但不知皇上是不是忘了,一直沒有冊封過王府世子,兄弟三人又都沒有後人,所以外人有時說起來,還是隻能叫他們一聲公爺。
第116章好字
寧懷璧不知道石茂重怎麼突然問起程嶺,只好道,“離京時見過一面。”
石茂重猶豫了一下,似是不知道怎麼張嘴,半晌才問,“他瞧起來,可好?”
“還好。”寧懷璧也不知該怎麼說。
那一家子被皇上欺負得夠嗆,但能說實話嗎?
石茂重道,“聽說你初入京時,還敢往他家送禮,是個重情義的。”
這話寧懷璧更不知該怎麼答了,只能含糊道,“不過是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