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簡氏瞧著面生,也想不出金陵誰家有這樣的新媳婦,見人家沒有停下詳談的意思,便也沒有貿然上前,只笑著起身,也還了一禮。
青年婦人微微點頭致意,正要帶那小和尚離開,寧茵卻忽地抓起盤中屬於她自己的那塊糕,追了上去,“喏,請你吃。”
青年婦人一愣,小和尚更是立即躲到她的身後,不敢去接。
寧茵卻是又往前一步,幾乎把糕遞到小和尚面前,認真道,“給你。我有二姐,她會分我的。”
青年婦人這才詫異的意識到,寧茵是把屬於自己的一塊糕送了出來。東西雖小,但難得的是小女孩這麼小的年紀,卻能吞著口水,把自己的糕送出來,這份大方,就當真不易了。
簡氏此時也上前道,“讓他拿著吧。茵兒,這塊給你。嬸子方才吃了好些點心,正吃不下呢,這塊你幫我吃了吧?好了,這下兩個孩子都有了,不用謙讓了。”
青年婦人這才道謝,讓小和尚接了糕點,又問了一句,“不知尊府貴姓?”
簡氏簡單報了個家門,青年婦人點頭肅容道,“素聞府上高義,今日一見,果然不凡。妾乃山東都指揮使戚門高氏,只今日家中有事,不得詳敘,萬勿見怪。”
她低頭一瞧,索性將鶴氅上釦環處一枚碧璽五福銀鎏金的別針摘下,送到寧茵手裡,“這便給你當個見面禮了。”
然後也不等簡氏推辭,便牽著一步三回頭的小和尚匆匆走了。
簡氏心中倒犯起嘀咕,要說山東都指揮使,那是地方武官中頭一號實權人物,足足的正三品,就算魏國公見著,也難免要行禮。
可她怎麼突然跑到金陵行宮來了?還帶著個小和尚,太奇怪了。
要說姓高,又跟金陵有關聯的,大概就是本地新來的府尹大人了。可那位高大人自上任起,就沒有帶過家眷,所以關於他家的事情,金陵人多半倒是不清楚的。
簡氏正琢磨著,卻很快就有行宮的宮女來通知大家,說宴會已經開始,請各位夫人小姐都到後殿裡去入席。
簡氏忙讓人去尋回寧芳她們,又跟寧四娘一起去入席了。
而這位姓高的青年婦人牽著小和尚,很快去到一處偏殿。
得知訊息,早已遣退下人,在這裡等候她們的正是金陵府尹高文秀。
看她二人進來,高文秀等門一關,再沒有慣常的儒雅,怒道,“你怎麼把他帶來了?”
青年婦人,也就是高文秀的嫡長女高燕燕見此,不由氣苦得微紅了眼圈,“我若不來,父親是不是永遠不打算告訴我,把阿弟送去了那樣不見天日的地方?”
高文秀大怒,“你胡說什麼?什麼不見天日的地方,那是堂堂皇家寺廟,他能去那兒為國祈福,才是他的福氣呢!”
高燕燕咬牙扯開小和尚身上的僧袍,露出小人兒身上那捱打留下的青紫棍痕。
“我知道,父親一心想光大門楣,所以寧肯把女兒嫁給比您年紀還大的戚老爺當填房……”
高文秀憤怒的打斷道,“你這話不要說得這麼難聽!戚大人就算年紀大些,可他對你不好嗎?瞧瞧你這穿的戴的,又有哪點不如意?”
高燕燕聽得幾欲落淚,“是啊,女兒命好,能得丈夫疼愛。就算此生可能永遠也生不出兒女,好歹戚家還有幾個孝順孩子,將來可以依靠。可阿弟呢?您把他送去出家,說的是為國祈福,可這是要毀他一世啊!這是您的親生兒子,我們高家的嫡親骨肉!您怎麼捨得?”
高文秀不耐煩的皺了皺眉,“休得胡說!皇上有向佛之心,奈何國事纏身,不得親至。我等身為臣子,自然要為君分憂。送個孩子出家算得了什麼?再說不過一個庶生子,又不是你親弟弟,你管這些閒事做甚?”
高燕燕垂淚道,“是,楚姨娘不過是個妾室。可自母親過世,是她在後宅扶持著女兒,渡過那麼多難關。就算說她對我有一半的養育之恩,也不算為過。她臨終前,我答應過她,要照看她唯一的孩子,我不能食言!”
“那你想怎樣?他出家已經是報上朝廷的事了,誰也更改不了!”
高燕燕抬手拭了眼淚,昂首道,“我知道!但是朝廷卻也管不著和尚到哪兒掛單吧?”
她從袖中取出一份度牒,“我來之前,已經跟雞鳴寺方丈談妥,只要父親大人您簽字蓋章,我就能把阿弟帶回山東去。您放心,我也不敢連累夫家,必是讓他去廟裡禮佛。只是有我這個姐姐照管著,讓他日子能好過點罷了。”
“不行!”高文秀才出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