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太雖然不捨,也知這是沒法子的事情。點頭答應,自回房收拾行李去了。
夏老太公微微嘆息一聲,從箱子裡取出兩份嫁妝錢,一份讓夏明昌帶回去,一份讓夏明啟回頭悄悄給夏珍珍帶去。
“老三和你媳婦都是能幹的,既肯跟那戴家結親,必會安置妥當,這錢只當我們老兩口給孫女添妝了。只鸞姐兒這邊,要煩老大你操些心了。那孩子比她姑奶奶在家還老實,又是嫁進高門,只怕頭幾年日子不好過。這錢給你妹妹收著,讓她在金陵多替她上下打點著些。若不夠,只管回來說。”
兄弟倆對視一眼,知老人心意不好違拗,均默默把錢接了。
但心中俱是明白,夏二太太貪圖齊家名聲好聽,可這樣高門大戶的媳婦哪是這麼容易做的?
夏珍珍是幸運,遇到了寧四娘這麼個明白事理的婆婆,才容她在糊塗了十來年之後,還肯給機會,讓她在寧家站住腳,可其他人家就很難說了。
雖說姑娘要高嫁,但也得看有沒有那個能力高嫁。
說句真心話,就算是此刻有機會換,夏明昌也是絕不肯答應把女兒嫁到齊家的。不是齊家不好,而是他更想讓自家嬌養大的女兒過得舒心。
否則象齊家那樣,遠的不多,能攔得住丈夫納妾麼?
但戴家,他們就能理直氣壯提出這樣要求。
可已經說定之事,就沒什麼好講的。家長能做的,只是儘量給孩子們選個好的前程,剩下的日子,還得她們自己去過。
第220章挑揀
夏家兩門婚事議定,上門恭喜的人就多了。南湘兒就算瞧不起,難免心中開始泛酸。
身邊有懂事丫鬟便勸,“小姐說來也到年紀了,何苦跟太太拗著?跟二姐兒似的上前去撒個嬌賣個乖不是挺好的麼?就象從前您在大爺跟前,不就做得挺好的?”
可外祖母跟大舅舅一樣麼?
寧懷瑜是不管南湘兒怎麼任性,哪怕講個傻笑話,都無條件慣著她的,可寧四娘顯然不吃這一套,要在她跟前賣乖,就非得拿出些真東西來不可。
象寧芳,前兒是因天熱,寧四娘胃口不佳,特地下廚親手拌了道酸辣涼粉送去。昨兒是替寧四娘抄了本經書,偏偏這些都是南湘兒最不愛的。
這麼大熱的天,誰愛下廚房寫字來著?也就那個馬屁精了!
可想想自己的終身大事,南湘兒未免也有些心急,便從丫鬟的針線裡挑了隻快完工的荷花鯉魚荷包,幫忙穿了個珠子,就當做是自己做的,晚上請安時,便拿去孝敬寧四娘了。
夏珍珍是個實心眼,見了便贊,“喲,大姑娘的針線活很有長進啊!上回看你還只能繡單層五瓣荷花,這回都能繡三層的了,還有這鯉魚,跟活了似的。嘖,真好看,怎麼練的?”
南湘兒一下就尷尬了。
相處多日,她也知道,夏珍珍沒那麼多的心眼算計人。可有時就是這樣的實在人,才更叫人受不了。
寧芳倒是反應過來,忙笑著解圍,“所以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嘛。正好池子裡的荷花開了,我看這個荷包跟祖母那身荷葉紋的新裙子也般配,趕明兒不如掛上試試?”
寧四娘淡淡笑著,把荷包收下,算是揭過此節。
南湘兒卻覺寧芳既猜出來了,還說這話,分明便是在嘲諷她,心中越發憎惡,隻眼下有求於人,不好多說。
寧四娘慧眼如炬,豈會不知?只心中暗歎,一時等眾人請過安後,她獨把南湘兒留了下來。
“原本,這話是不該跟你個女孩兒說的。只你年紀大了,又有自己的主意,所以我倒寧肯問問你的意思,省得你回頭怨我。”
南湘兒心頭一跳,就聽寧四娘直言道,“我近日也給你看了兩樁親事。一樁是你七嬸家的侄兒,簡家的三公子,這回也中了秀才的那個。他是嫡出,又是幼子,日後成親你就不必做宗婦,省了許多的家務事。”
南湘兒沒吭聲,可看著寧四孃的目光,顯然期待著下一個。
寧四娘心中略有些失望,道,“另一個是你大伯祖同窗家的子侄,姓傅,祖父也曾做過同知,家中倒還殷實。只是長子嫡孫,日後嫁過去,會有些辛苦。”
在寧四娘幫寧守儀找孫婿的時候,寧守儀也和她分享著資源。
象陳大夫家的侄子,就是寧四娘覺得不錯,向寧守儀推薦的。而投桃報李,寧守儀也給寧四娘推薦了這個傅家人選。
說心裡話,這個人選比陳家更好。但寧守儀深知,自家兩個孫女兒絕無可能承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