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4 頁)
然就更沒有意見。
曬糧食算是很比較輕省的活計,所以也用不著大人,家裡幾個孩子輪流地去看著點兒,不時翻動一下就差不多了,大人們基本就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了出來。
而秋天除了是秋收的季節,也是山裡物產豐富是時候,許家忙完秋收之後,女人們繼續在家曬菜乾、醃鹹菜,地裡的白菜和蘿蔔也快到了收穫的季節。
男人們勤快些的就都揹著揹筐上山,從八月初開始,山上的榛蘑、榛子、松子、核桃直到凍蘑等等,能差不多一直撿到下雪為止。
蘑菇拿回來曬乾,裝在布袋子裡,冬天大雪封山的時候,在家燉一大鍋小雞燉蘑菇,是莊稼人忙了一年最好的犒勞。
榛子、松子、核桃等乾貨,既可以背到城裡去賣,也可以留著過年的時候給孩子們打牙祭。
許老頭年紀大了,已經不樂意往山上跑了,每天去曬場轉轉,檢查一下高粱有沒有曬到時候,剩下的時間把家裡的地窖拾掇出來,後來又給幾個兒子家裡的地窖也都修整了一番,把有些糟了的木頭換掉,重新加固了一下,說著挺簡單的,可全都收拾完也用了好幾天的時間。
高粱此時也已經都曬好了,許老頭拈起幾個用牙咬咬,點頭道:“行了,裝袋子吧,明天套車進城去賣糧食。”
許家自家只留出了三袋多糧食,許老頭這邊留了一袋多,許老大和許老三兄弟倆一家一袋,再拿出兩袋去換豆油,其餘的就都裝在了平板車上,準備明天去城裡糧行賣掉。
許老太太本還想給許老二爭取一下,被許老頭一句話堵了回去。
“那麼大老遠的回老家去,就他那個懶樣子,還能背得了一袋糧食回去?到時候給他一袋子糧食的錢,自個兒到那邊再買糧去吧!”
許老太太聽著也有道理,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第二天一早,許老大趕著車,帶著許老頭一道進城去賣糧,順便換了豆油回來。
許是因為今年糧食收得比別人家的早些,再加上今年老許家的高粱的確長得個大飽滿,賣相著實不錯,一共賣了十五吊半,比去年足足多了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