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頁)
“弟妹放心吧!”成哥兒爹接言道,“有我幫襯著,累不著他!”
“李大哥這不是笑話我麼!”葉氏臊了個大紅臉,“力氣沒什麼可惜著的,只是大夫囑咐,讓他傷口別沾水,所以我才囑咐一句。”
許老三把草帽扣在頭上,點頭道:“行,我加小心就是了。”
處暑前後是秋收的季節,村中要提前準備好曬場,村中要組織各家的青壯勞力,提前幾天過去拾掇曬場,這樣使用的時候就方便了。
修曬場要先把地表的土刨松,用石砘將鬆土碾細、壓平,然後在地面上潑上水,均勻地撒上高粱皮子,然後晾曬到尚潮溼卻不溼潤的時候,在用石砘反覆地滾壓,直到平如鏡、硬如石的程度,曬場就算是準備好了。
村中的曬場很大,所以工作量還是不小的,因為家家都要用到,所以各家也都沒有扯皮,全都出了勞動力一起修葺。
有幾家青壯勞力不在家或是實在來不了的,只能讓女人過來,正好在曬場邊把幾間廈子收拾一下,用作幹活兒的人休息或暫時存放東西用的。
許家打發許老三修場院,然後許老頭跟許老大在家搭苞米樓子。
家裡原本的苞谷樓子用得年頭太久,已經下面的柱腳又被耗子啃了,每年修修補補用到現在,看起來都十分破破爛爛。
許老頭屋裡的窗戶正對著苞谷樓子,這些天看到就覺得鬧心,乾脆趁著秋收之前,整個兒刨了重新建一個。
許老大頭天上山砍了幾棵手臂粗細、樹幹筆直的樺樹,又提前找人幫忙破開一些木板預備著。
在許老頭選好的位置,先砸進去四棵當做立柱,然後在距地面半人多高的地方釘上橫撐,橫豎鋪上兩層木板坐底,然後將三面用木板釘上圍起來,最後一面做成半活半死的攔擋,然後用剩下的樹幹截成幾段,釘了個粗糙但是結實的矮梯,搭在苞谷樓子上。
許老頭揹著手,繞著苞米樓子轉了幾圈,不時伸手推一推、拍一拍,見果然建得結實,這才點點頭說:“行了,上頂蓋兒吧!”
“爹,弄一面坡的還是做前後坡的?”許老大抬胳膊蹭了蹭臉上的汗,扭頭問道。
“前後坡的好,做高點兒!”許老頭稍加思索,斬釘截鐵地說。
“好嘞!”許老大是個老實人,平時在家聽媳婦的,在老屋聽爹孃的,讓幹什麼幹什麼,倒是從沒有什麼怨言,只是人太窩囊,讓媳婦拿得死死的。
前後坡的頂蓋稍微麻煩一些,但畢竟只是個放糧食的地方,不用像住人的屋子那麼精細,忙活了大半天,總算是都搭建好了。
許老大從梯子上爬起來,左右看看,見沒有什麼疏漏,拍拍手憨厚地笑著說:“爹,都搭好了,我明天上山再扒點兒樺樹皮回來,把頂兒上蓋嚴實就妥了。”
許老頭看著苞谷樓子,十分滿意地說:“不錯,搭的不錯,今年風調雨順,看著收成肯定不錯,到時候把苞谷樓子都裝滿,求來年也有個好年成,以後日子越過越紅火。”
許家今年能幹活兒的人比往年還小,陳氏有孕,李氏還在孃家做小月子,許老二和老三都帶著傷,許老太太和葉氏身子也都不好,許老頭心裡估摸著,打算比別人家提前兩天開始收高粱。
按照許家的慣例,秋收前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頓好的,一來是許老頭要把秋收時候的分工說道說道,二來也是讓大家肚子裡多點兒油水,這樣幹起活來也能有力氣。
炕上地下襬了兩桌,許老頭帶著兒子們在炕上,許老太太領著媳婦和孩子們在地下吃。
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許老頭抿了口酒,清了清嗓子說:“今年七月廿九是處暑,咱家七月廿五開始收高粱,等高粱割完釺好穗子,運到場上去曬上,然後就正好去收苞米,等苞米收完曬起來,高粱就也差不多可以打場了。”
聽到許老頭說今年要提前收高粱,幾個兒子都露出了不贊同的表情,許老四最藏不住話,直接反對道:“爹,莊稼如今正是灌漿的關鍵時候,難得今年秋天這麼大好的天兒,那可真是一天一個樣兒的,早收一天那可要短不少斤兩的,咱家外頭已經欠著饑荒了,恨不得多留幾日才好呢!”
“就你靈,別人都是傻子不成?就你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的東西,還不都是老子教給你的,你嚷嚷什麼啊?”許老頭瞪眼道,“咱家今年勞力少,你二哥和你三哥傷還都沒好,若不趕緊把高粱都收了,到時候肯定比別人家拖完,連曬場都搶不著。”
許老四頓時就癟茄子了,坐回去不再吭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