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頁)
不怪楊興如此,實在是即便是馳騁在戰場之上,楊興的眼前依舊時不時會閃現出陳毓挺身立在弓箭臺上,那般力挽強弓、弓如滿月的形象當真和神人相仿。
竟是直到這般時候,楊興依舊心潮起伏,到了最後甚至產生幻覺,一會兒覺得那是陳毓,一會兒又覺得應該是上天派下拯救靖海關的神仙吧?許是也就生的和陳大人像罷了——
不怪楊興會有此想法,當時看到這一情景的那個不是目眩神移?
即便明知道那是成家的女婿,會有些功夫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若再加上一個十七歲六首狀元的前提,也他孃的實在是太玄幻了吧?即便再文武雙全,也得有所側重不是?陳大人卻分明是無論文還是武都是頂尖的,實在是方才那般沉著勇猛,便是比之當初馳騁沙場千里殺敵的少國公也差不到那裡去了。
虧自己之前還想著,國公爺怎麼轉了性,會要個文縐縐的小傢伙當女婿,就憑著他那張漂亮的臉蛋嗎,卻原來,根本就是自己有眼不識金鑲玉,國公爺真是撿到寶了。
“郭大哥說那裡話,這靖海關乃是咱們大周共同的靖海關,小弟方才不過盡了綿薄之力罷了,若非大哥和眾位將士勇猛,又怎麼會有這般大捷?”陳毓神情誠懇,絲毫沒有爭功的意思,“眼下當務之急,大哥還須趕緊寫一封給朝廷的條陳,著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另外,還得趕緊派人去東峨州稟報嚴將軍……”
聽陳毓提到嚴釗,郭長河臉上的喜悅一下淡了下去——
東泰人既是有備而來,又吃了大虧,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就方才來看,對方的兵力怕不有五萬人,而靖海關滿打滿算也就萬餘人罷了,即便東泰人折損了一萬餘人,兵力依舊是靖海關守軍的三倍有餘,再綿綿不斷的增兵,靖海關危殆!
只這麼多年共事,卻是明白嚴釗的性子,最是好大喜功之外又不能容人,若然自己敗了還罷了,大捷的話,定然會令他不喜……
陳毓怎麼看不出郭長河的為難,當下慨然道:“郭大哥不必為難,去嚴將軍那裡的事就交給我和楊興罷了。”
“你願意去?”郭長河愣了一下,旋即無比驚喜——
陳毓縣令的身份之外更是成家姑爺,憑他的身份,量嚴釗也不敢置之不理。
商定好計策,陳毓也不再停留,帶上一身血衣的楊興先回了一趟縣衙,不獨縣令的官服裡穿上黃馬褂,更把金牌和大舅子給的令符揣在懷裡——
雖然不喜嚴釗的為人,陳毓私心裡卻依舊惟願嚴釗並不會做出什麼背叛國家的事。
卻也從之前嚴釗對東泰的種種維護明白,這樣的希望怕是微乎其微。而嚴釗的決定又直接關乎著戰局,無論如何,但凡有一點不對的苗頭,自己都必得當機立斷,不然,怕是上一世的悲劇必然重演。
待再次上路時,楊興敏感的發現,陳毓的頭號心腹趙城虎竟然不知所蹤,而且也不知陳大人怎麼回事,明明邊關戰事急如星火,怎麼陳大人趕路時倒是優哉遊哉的——
方才明明連自己換下血衣的時間都不給!
只軍人的天性就是服從,更不要說之前高樓上陳毓所為委實令得楊興五體投地,當下雖是心有疑惑,倒也並沒有質詢。
好在即將到達東峨州州府時,趙城虎又忽然冒了出來。
陳毓的心一下放了下來——
此去嚴釗府上,決不許出半點意外。而以自己的功夫,單獨對上嚴釗的話,勝算應該不小,就是不知道那些士兵中有多少想要追隨嚴釗的。方才趙城虎就是奉命趕去東夷山,傳令鄭慶陽兵分兩路,一路拿著自己的信物趕去支援郭長河,另一路則是交由趙城虎安排帶到州府,嚴釗不私通東泰也就罷了,膽敢有半點助敵之心,自己就拿他的人頭來祭旗!
☆、第193章 193
天剛矇矇亮,陳毓幾人就進了東峨州城門。並一路輕車熟路的往鄧斌的府邸而去——
依鄧斌的行事風格,聽說陳毓來見,十有八九又會隨便找個藉口把人打發走。從前也就罷了,如今事態緊急,正需各方齊心協力,陳毓可不許鄧斌再對自己敷衍了事。
眼瞧著前面就是鄧家大門,也不著人通報,竟是直接抬腿就往裡去。
那門房正在打瞌睡,見有人要往府裡闖,登時站了起來,待看清來人是誰,不覺蹙了下眉頭——怎麼苜平縣那個小縣令又來了?
當即不等陳毓開口,就忙忙上前阻攔:
“我們家老爺公務繁忙,這會兒並不在府中,還請大人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