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1/4 頁)
還想著娶妻?等著哭喪還差不多。
已經有了決斷,韓慶再不停留,大踏步往外而去:
“去衛所點起一百兵丁,咱們去給我那好侄子送上一份大禮。”
狀元裡,韓家。
從韓伯霖中了舉人,韓家的日子無疑就好過的多了。
今兒個又是韓伯霖成親的大好日子,左右鄰里紛紛前來祝賀,此外到場的還有大房的幾家親戚,只是來客全是韓伯霖外家那邊的,韓姓本家除了有限幾戶偷偷送了禮,連登門都不曾之外,其餘人即便收到請柬也依舊裝作不知。
這般情形,令得鄰里不由嘆息——韓家二房委實做的有些過了,要知道同宗同族本就是要守望相助的,更不要說韓伯霖可是個實打實的舉人啊。
這樣的人真中了進士,假以時日必然是宗族的一大助力,對家族後輩的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韓伯霖成親這樣大事上,韓家宗族長輩卻是無一人露面,明顯是礙於二房的威壓。
可這般成親大事,宗族卻無一人前來幫著主持,無疑會令得主家太過尷尬。
只想想也是,韓慶可是隸屬於小兒止啼的鎮府司,更不要說聽說韓家出嫁到京城的那位小姐可是和鎮府司一把手、指揮使李景浩大人的夫人情同姐妹,有這樣堅實的靠山,放眼整個鹿泠郡,又有誰敢不長眼的惹了韓家二房?
就是韓伯霖,即便日後中了進士,若是二房使壞的話,這官能不能當得長久還在兩可之間。
韓家大夫人梅氏如何看不出周圍人同情的眼神,神情雖是沒有絲毫變化,心裡卻是悽苦,更有對即將過門的新婦的感激。
之前已經聽兒子說了陳家的情況,連帶的知道陳家對自家的現狀也知道的很清楚,這般情況下仍肯下嫁,可見對方是真的相中了自家兒子的人品。
又見了那等豐厚的嫁妝,連帶的還有陳家小公子的儒雅氣度以及清逸非凡的容貌,更明白相較於自家來,陳家的條件真不是一般的好。別說自己這樣的舉人人家,便是其他官宦人家,也同樣可嫁的。
罷了,等新婦到了,自己唯有更疼她,才算對得住陳家的厚道。
這般想著,臉上的笑容無疑更加真摯。耳聽得外面鞭炮齊鳴,梅氏便有些坐不住,慌得孃家大嫂孫氏忙一把拉住:
“妹妹是婆婆,就是再歡喜,也得穩住了才是。”
“就是。”孃家二嫂鄭氏卻是個性情有些涼薄的,先前看著小姑子嫁到韓家,還算能過得去,兩人關係倒是處的不錯,自從大房被趕出韓府,遷居到這裡,卻是有些對小姑子一家看不上眼了。
這次若非韓伯霖中了舉人,鄭氏本是打算託辭身子骨不爽不登門的。
這會兒看小姑子喜歡的模樣,撇了撇嘴道:
“先前聽說霖哥娶得不是個知州家的女兒嗎?怎麼就才陪嫁了六十四抬的嫁妝?怎麼說也該一百二十抬的才是。要我說呀,妹妹你當初真是糊塗了,要是答應二房說的那家京城閨女,嘖嘖嘖,咱們霖哥兒的前程不定怎麼遠大呢——”
不怪鄭氏埋怨,實在是鄭氏的夫婿梅家二郎正在鹿泠郡中做小吏,滿心想著能巴上韓家二房,給夫婿謀個好前程呢。
更不要說鄭氏覺得,以二房的聲勢,根本不是小姑子一個寡居在家的婦人鬥得過的。
這好容易二房那邊願意打破僵局和大房交好,大房真是有眼色的話,怎麼也應該趕緊接下不是?
小姑子倒好,竟是昏了頭的把人給趕了出去,這還不算,轉頭就定了個什麼邊遠之地的知州家的女兒,聽說還是個沒有親孃的。
既沒有親孃親自教導,教養又能好到那裡去?還把二房得罪的更狠了,怎麼想怎麼得不償失……
還要再說,卻被梅氏一下打斷:
“二嫂你這是什麼話!霖哥兒媳婦可是我千挑萬選的好媳婦兒,二嫂當我是妹子的話,以後不要再說這般話。”
口中說的,已是氣的渾身都哆嗦,連帶著同為妯娌的鄭氏也覺得孫氏有些太過了,畢竟這可是霖哥兒大好的日子。
忙一旁勸解:
“妹妹莫惱,這大喜的日子,怎麼樣都要和和氣氣的。”
又忙向鄭氏遞眼色,示意她少說幾句。
那裡想到鄭氏自覺被小姑子下了面子,又打心底裡不想因為沒有未來的小姑子惹上韓家二房,竟是怒氣衝衝道:
“虧得我一片好心,竟是被妹妹當成了驢肝肺。罷罷罷,你們家的事,我從今後再不管便是,